第17章 (2 / 5)

+A -A

        大信点一下头,又看了贞观一眼,随即开步就走;那日,正是处暑交白露,黯黯上弦月,挂在五间房的屋檐顶上。

        贞观站在那里,极目望着不远处的“伸手仔”,忽地想起李贺的诗来。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3】

        四点正,贞观即醒了过来。

        她本想闭眼再睡的,怎知双目就是阖不起,整个晚上,她一点醒,二点醒的,根本也无睡好!

        早班车是六点准时开;大信也许五点半就得出发,这里到车站,要走十来分。

        早餐自然有银城嫂煮了招呼他吃……不然也有她四妗!伊甚至会陪他到车站。

        大信即使真不要自己姑母送他,贞观亦不可能在大清早,四、五点时候,送一个男客去坐车!在镇上的人看来,她和他,根本是无有大关系的两个人——那么,她的违反常例,起了个特早,就只为了静观他走离这个家吗?

        那样,众人会是如何想象他们?

        所有不能相送的缘由,贞观一项项全都老早想到了,她甚至打算:不如——狠狠睡到六、七点,只要不见着,也就算了!

        事情却又不尽如此,也不知怎样的力量,驱使她这下三头两头醒……

        人的魂魄,有时是会比心智、毅力,更知得舍身的意愿!

        ——都已经五点十五了!大信也许正在吃早餐,也许跟她四妗说话!也许……也罢!也罢!

        到得此时,还不如悄作别离;是再见倒反突兀,难堪!

        汉诗有“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的句子;贞观可以想见:此时——天际的繁星尽失,屋外的世界,已是黎明景象;街道上,有赶着来去的通车学生,有抓鱼回来的鱼贩仔,有吹着长箫的阉猪人,和看好夜更,急欲回家的巡守者……

        而大信;该已提起行李,背包,走出前厅,走经天井,走向大门外。

        他——贞观忽然仆身向下,将脸埋于枕头之中,她此时了悟:人世的折磨,原来是——易舍处舍,难舍处,亦得舍!

        她在极度的凄婉里,小睡过去,等睁眼再起时,四周已是纷沓沓。

        银山、银川的妻子,正执巾,捧盆,立着伺候老人洗面。事毕,两妯娌端着盆水,前后出去,却见银城妻子紧跟着入来;贞观看她手中拿的小瓷碗,心下知道:是来挤奶与阿嬷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千江有水千江月 第17章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