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 / 2)

+A -A

        名、一切城墙全都拆得片瓦不剩的城池里,你对着天上的空气想嗅

        出一丝主人的气息,经过一些陌生的街道猜测他曾经住过的寓所位

        置,甚至回到空港默想当年他进城时的辉煌。午夜钟响之后,你才发

        觉自己像只失去辨别方向能力的动物,徒然地流窜在不知名的荒原

        之上。此时,巨大的空洞使你张口,但喊不出声音,更没人听见。

        真名

        八月九日

        奇幻小说的忠实读者,想必都知道〃真名〃是怎么回事。传说世界万物俱有真名,一种呈现其真实本质的名字。与一般表面的名字不同,由于它掌握了事物最核心的秘密,所以必须密藏起来,隐而不彰。只有别具慧心天赋异禀的人和经过修炼的魔法师才能找到这个名字,并且呼召它,从而操控事物运行的轨道。

        这就是为什么法师可以呼风唤雨了,因为我们凡人只知风叫做〃风〃,雨叫做〃雨〃,但法师知道风和雨真正的名字,他知道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这不是小说家们凭空捏造的幻想,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信念变形。几乎所有文化对于名字都有各色各样执迷的传说,其实那都是有关语言文字起源的构想。比如说仓颉造字,据说在他造成第一套文字的时刻,〃天雨粟,鬼夜哭〃。天何以雨粟?鬼又何以夜哭?因为自此以后,它们无所遁形,它们的真实被人的文字套牢了。

        恋人也相信真名的魔力,他们总不满足于对方表面的名字,那些人尽皆知、身份证上工整打印的通名;他们喜欢别造昵称,觉得这才是对方的核心。我们曾经说过,恋人活在别样的真理领域,以为自己看穿了对方,甚至狂妄地相信这个他人闻所未闻的名字可以捆绑两人的关系,束缚原本不可制约的魔魅。可是爱情乃世间唯一变幻不定本质永远空洞的事物,所以它怎可能有真名任人捕捉呢?你曾为情人的纯真所动,直觉滋生不知何处而来的真名,但是终于失落。此时,真名反而成为泛滥至极的无谓言语。

        虫工木桥◇b。r◇欢◇迎访◇问◇

        第13节:八月(7)

        情人之名

        八月十日

        通俗爱情小说其实是一连串主题的叙述组合,其中一种次要的主题叫做〃情人之名〃。我们都曾在这些小说与流行情歌里面看过为爱情所苦的恋人,怎样不忌烦琐不嫌俗套地形容对象的名字。例如〃他的名字有如星星一般璀璨〃,〃他的名字是世界上最悦耳的声音〃,〃他的名字是最最圣洁的〃,乃至于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芳名〃这个最基本的说法。

        情人之名对于恋人来说,是〃真名〃的变形。他固执地相信这个名字拥有无穷的力量,明明知道它多半是情人父母所取的名字,却仍然认为它恰到好处地揭示了情人的本质;又或者反过来觉得这个名字不知如何地形塑了情人的性格,提前地预示了他未来的路途。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恋人都是迷信的,他们是命名学的信徒。

        热恋之中,他反复吟诵这个名字,觉得它是灵感与生命的来源。但当恋情未及苍老便告消逝,他就发现真名的力量变化转向,成为一句诅咒。他不能忍受叫出这个名字时所发出的声音,仿佛每个音节都会直接击中自己的心脏;也不能再次看见哪怕只是近似的字形,它们会使人晕眩得近乎失明。

        然后,这个名字又将引领恋人走向另一条不归之路:他开始相信遥感甚至神通。他以为一遍遍地呼叫,远方的情人会有所感触,甚至响应。就像你去了异国的城市,在旅馆单人床上哭泣,却想象泪痕将于翌日在情人的枕头上显现一样。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时你会明白,真名的法力已遗你而去。

        修辞

        八月十一日

        罗马大诗人奥维德著有《爱经》一册,他声称凡是想知道爱情秘密的,凡是想知道如何求得爱情的,都应该来读他这本书。最后,这本《爱经》成了他的罪证之一,证明他荼毒人心,伤风败俗,因为他居然教授男子如何成功取得有夫之妇这等有违风化的技巧。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爱经》可说是〃沟女实战手册〃,一部讨论求爱修辞学的诗篇,用文字去钻研文字最深不可测的核心。

        ▲虹▲桥▲书▲吧▲b。r▲

        第14节:八月(8)

        那正是古典修辞学发展的鼎盛阶段,各家名师除了传授演讲申辩的策略以赢得公民和法庭的信任之外,也指导青年怎样使用经过精心计算的文字和语言去打动意中人,甚至进而在厌弃他们的时候成功脱身。

        然而,〃修辞立其诚〃,完美的文字技巧真能奏效吗?在经典的法国情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执 第3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