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3 / 4)

+A -A

        云白把切得又细又小的药材放到药秤上,开始秤重量了。他仔细观察着刻在药秤上的刻度,一派小心,确保分毫不差。

        也许是忘记了说话,也许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长今的存在,云白只是心平气和地称药。这就是那个晴天白日也酒气熏天的人吗,这就是那个把菜地当成热炕头倒下便睡的人吗?长今跪得双膝麻木,几乎要痉挛了,却也只能咬紧牙关硬挺着,虔诚地等待云白开口。

        当云白终于张开金口,长今的双腿也已经麻痹得失去了知觉。

        “一个合格的医生,望、闻、问、切四者缺一不可,哪样都不能疏忽。观察病人的气色,直接听取病情,详细询问各种情况,然后才能把脉。而你呢,只依靠从书上死记硬背得来的粗浅知识,就把望、闻、问三个步骤都给省略了。”

        现在,云白把已经秤好的药材放到大小均等的朝鲜土纸上。这些药材包括槭叶草、榆根皮、仙鹤草、灵芝、龙葵、天参等成分,应该是用于治疗肠胃疾病的。

        “书籍上面记载的东西终归是他人的经验。一味相信他人的经验,恐怕就连伤风感冒之类的小毛病都治不了。就算望、闻、问、切一样不落,可根据病人的状态和体质,处方仍有数十种之多。你把这些都忘了。”

        长今无地自容,哪里还敢抬起头来。以前以为理论通过书籍便可以掌握,所以一心催促云白传授秘方,现在想来,真是又惭愧又愚蠢。

        “你认为人为什么会生病?”

        “这个嘛……说上说,病人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精气不足,一种是精气过盛。”

        “说详细些。”

        “前者称为虚症,后者称为实症。具体到治疗也有所不同,虚症要补,采取的是激发气血的方法,而实症要泻,以便排除体内淤积的恶气。”

        “不错!不过,这还并非全部。即使是相同的病,对于有些人有效的药却不一定适合另外的人,有时甚至还有害。就拿吃饭来说吧,同样的饭有的人吃了可能起风疹,而有的人吃了可能安然无恙。至于究竟是为什么,我到现在也拿不准,人天生就有五脏六腑的虚实之分,根据虚实不同,病情的发展也就相应地有所区别。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您的意思是说,即使得了相同的病,也要根据原因和病情不同而开不同的处方,是这样吗?”

        “对。人的身体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必须根据天生特性的不同,与自然相疏通。所谓的治愈疾病,其实就是打通人体内部被堵塞的与自然的疏通之路。”

        “可是大人,五脏六腑的虚实因人而异,我们怎么加以判断,并进行准确的治疗呢?”

        “这个道理我也说不上来,将来你自己去领悟吧。”

        长今大吃一惊,立刻抬起头来。难道他相信自己还有成为医女的可能?仿佛拔过罐子一般,一股滚烫的暖流在长今的心里翻涌。

        “与医术相关的理论搀杂着各种假说臆断,孰是孰非还很难说得清楚,只能依据病人的病情好转与否来做出判断,并且也只能在治疗大量病人的基础上积累经验,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条路太遥远了,简直看不见尽头啊。”

        “只能靠领悟了。”

        “领悟?”

        “从经验中悟出神妙之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长今(下卷) 第4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