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3 / 3)

+A -A

        “我也不大清楚,不过我跟你想的一样。想来想去,性别好象都应该在妊娠的同时决定了。”

        “你不觉得可笑吗?”

        “什么?”

        “你和我,根本就不了解男人,却在这里谈论婴儿的形成……”

        银非调皮地笑了,长今受她感染,也更着大笑起来。

        “你不知道,朴昭媛娘娘为了独霸大王的宠爱,花费了多少心思。看见她们,我就觉得做医女真是命好。男人只有一个,可是身边有多少女人?身份高有什么用,要是换了我可能早就郁郁而终了。”

        除了王后尹氏,大王还有敬嫔朴氏、熙嫔洪氏、昌嫔安氏、淑仪洪氏、淑仪李氏、淑媛李氏、淑媛金氏等等,再加上淑媛崔氏,共有九位夫人。

        第十七章内医女(6)

        “哦,你知道内医院来了一位新儒医吗?”

        “没听说。”

        “我去取药的时候看见的,人很魁梧,比大王帅多了。”

        银非在长今面前口无遮拦,长今吓了一跳,赶紧看了看周围。

        “你小心点,别让人听见了。”

        “那又怎么样?今天傍晚结束工作之后,大概要聚集到内医院开欢迎会,你也去看看。”

        尽管答应要去,却不知道有没有时间。长今告别了银非,又向产室厅走去。儒医是士大夫出身的医生,在性理学发达的当时,儒医做为一种独特的医疗工作者,属于儒生医官。

        韩医学借鉴东洋哲学原理,对性理学和汉学造诣精深的儒生一般对于医学也有很深的学问,自然而然就成了家庭和当地的医生,儒医制度也就逐渐形成了。

        内医院和惠民署的医官大部分都是中人出身,贵族出身的医官自然与众不同。他们潜心研究韩医学理论,为医生讲解医书,但他们很少实际操作医术,主要从事理论研究,为建立韩医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很大贡献。

        内医院由几十名医官组成,从正三品的内医正到佥正、判官、主簿、直长、奉事等,职位级别也很多。此外,还有针医和医药同参各十二名。根据职务不同,每个人承担的业务也各不相同,甚至还专门设有负责酿造的医官。

        最重要的任务自然是照顾大王以及整个王室的健康,从启辞问安开始,丝毫不容许有半点疏忽。上书问候大王及王室是否平安,并针对各种药物和治疗方式展开讨论,这就是启辞问安。另外还特别设立了五天一次的日次问安制度,定于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询问大王以及王室的健康状况,这也算是一种健康检查制度。

        有时,省略正式的文书直接以言语代替,这叫做口传启。还有另外一种口传问安,只简单地问候平安,适用于大王出宫、举行活动、接受针灸或肉灸的时候询问大王的身体状况。

        去往产室厅的路上,长今额头上渗满了汗珠。这时已经是夏天了。

        长今想起了在太阳下接受训练的一道。他天生怕热,一到夏天什么也不愿意做,只想找一片凉爽的树阴。她在产室厅的这段时间,一道说不定来过几次呢。回到内医院后,应该马上给他开个药方,补补他多汗的身体。

        再说崔淑媛,炎炎夏日却必须躺在棉被窝里,她的痛苦也非同寻常。为了让她早日康复,就应该针对根本对症下药,然而看形势却不是这样。长今心里很是郁闷。

        长今静静地窥探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因为对方是今英,所以自己才不愿意积极地站出来呢?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长今(下卷) 第11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