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2 / 3)

+A -A

        对于王义军的到来,宋喜才显得非常开心,王义军是收藏方面的专家,宋喜才差一点都跑上去跟他要签名了。

        对于青铜鼎的鉴定,王义军在仔细研究了数个小时之后,得出了一个让除了于飞之外的所有人都震惊的结论,那就是这个青铜器确实是老物件,而并非是仿品。

        “老王,你不会是看错了?”董德昌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老哥,事实上,我也有些不敢相信。”王义军说道:“如此大的青铜器,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而且我还产生一个连我都感觉到匪夷所思的猜测。”

        董德昌笑道:“说,这么大的青铜器都是真的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匪夷所思的?”

        对于于飞的好运气,董德昌已经不想说什么。虽然王义军得出的结论和他的截然不同,但是董德昌并没有丝毫的不悦。他反而替于飞开心,年代如此久远。器形如此之大的青铜器的价格是无法估量的。这个于飞,他好像对于古玩有这一份天生的直觉,每每都能让他撞见好东西。自己第一次在扬城天宁寺看到认识他,就是因为他买到了子刚款的执莲童子。董德昌自问,如果他遇到了这样大的青铜鼎,恐怕也会不屑一顾的。

        “我猜测这个青铜鼎很有可能就是九州鼎。”王义军缓缓的说道。

        “噗!”正在喝水的宋喜才将口中的水全喷了出来。

        董德昌的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老王,你有几分把握?”

        要知道到了王义军、董德昌这样的地位,任何话都不可能随便的说出口,王义军既然说出口了。那说明他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没有想到的是,王义军摇了摇头说道:“我连一分的把握都没有。不过,这个青铜鼎却让我联想到了九州鼎。之前我一直认为九州鼎一共有九只。但是看到这个鼎之后,我改变了我的想法,九州鼎很可能就是一只,在一只鼎上涵盖了九州的山水、珍禽!而将九州鼎演变成为九只鼎。很可能是后人的误传!”

        不能不说王义军说的非常有道理。可是这实在太有些匪夷所思了,让一个人改变长久形成的看法还是太艰难了。

        董德昌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是有些难以相信呀。”

        “老哥呀,既然如此,咱们不妨再多找几位老伙计一起来研究研究如何?最好同步再做一个碳十四检测,就更保险了。”王义军建议道。

        “恩。”董德昌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然后他又转向于飞说道:“于飞,你没有问题?”

        因为青铜鼎是于飞的,这也是对于飞表示尊重。

        于飞笑着说道:“我都听师傅的。”

        对于飞的回答。董德昌很满意,收了这样一个徒弟。董德昌可谓是老怀大慰。

        很快,以宁都为中心,汇集了一大批青铜器鉴定专家。

        因为九州鼎的事太过重大,很多对此有研究的专家学者都被邀请了过来,这其中就包括观反博物馆馆长马尚都,考古学的专家鲁遥思等人。

        数十位专家围绕着青铜鼎是否就是九州鼎展开了论证。

        与此同时,碳十四的鉴定结果也出来了,青铜鼎的铸造时间在夏朝,与九州鼎铸造的时间基本一致。

        再加上青铜鼎上的纹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倾向于认同青铜鼎就是九州鼎,被口口相传数千年的九州鼎其实并非是九个,而只有一个。

        九州鼎重现世间的消息传出之后,引起了国内外的震动。

        要知道九州鼎作为中国的象征,意义之重大,可谓无与伦比,甚至于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持续了数月之后才渐渐平息,而通过这场大讨论,青铜鼎就是九州鼎的事实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对于青铜鼎的展览,于飞本来想放在观反博物馆的。但是故宫博物院荒神了,软硬兼施,要取得展览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捡漏 第270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