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的拍品是清雍正时期的一对霁红碗。碗撇口,深弧腹,底承圈足,底落“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书款,为雍正朝官窑之器。其内壁素白,外壁满施红釉,有灯草口,霁红色泽浓艳,色调沉稳肃穆,此类颜色釉从明代永宣时起,便成为帝王祭祀的专门用色,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故又名“祭红”,所见器物见于郊曰坛祭曰。
清道光时期,龚鉽撰《景德镇陶歌》中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画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由此可知霁红烧造难度之大,要烧得纯正之祭红釉并非易事。此霁红釉碗成对保存,更显珍贵。
最终这件价值两万五千美元左右的雍正时期的霁红碗被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同样以十万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整个拍卖现场一片嘈杂,不知道是因为拍卖师穿的太少,还是因为收藏古玩的人实在太多,大家都很投入,竞价的竞价,议论的议论。成交的价格也往往高出实际价格的数倍及以上。
于飞眉头紧锁,绝对不能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
第423章乾隆鸡缸杯
这些竞价的人中,有一些是想为促进流落海外的国宝回归出一分力的爱国人士,也有纯属钱多烧的,不懂行情,因为脸面而哄高价格的富商土豪。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些人都是中国人,看着他们在曰本的拍卖行中挥金如土一般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撒给曰本人,于飞的心中非常的不舒服。王光水说的对,这样做根本就不是促进国宝回归,而是助长这种强盗的气焰,必须做点什么阻止这种行为。
然而于飞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号召在座的中国买家抵制拍卖,他也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到底该怎么办呢?
“下一件拍品是清代乾隆鸡缸杯。”拍卖师用她柔弱的声音说道。
鸡缸杯以成化为尊。在成化之后的两百多年,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都有仿造,不过质量偏低。仿造较好的是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中尤以乾隆为佳,乾隆皇帝不仅让当时的景德镇御窑仿制,还题诗作志。
一个小杯子被司仪拿到了拍卖台中央的展示台上。同时,在大屏幕上也打出了鸡缸杯的图像。
这么远的距离,拍卖方也不允许现场上眼或上手,也就根本无从判断真伪。
不过这难不倒于飞,他引导一股混沌之气包裹住了鸡缸杯,紧接着他的眼前一亮!
然后他趴在马尚都和董德昌的耳边的悄悄的说了几句话。
两人均露出了惊骇的目光。
“小飞,你能确定?”马尚都问道。他虽然知道于飞的运气很好,鉴定能力也很高(不然怎么可能接二连三的捡漏呢),但是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就连他自己都无从判断真伪,于飞是怎么看出不对的?
“是呀小飞,此事关系重大,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不好信口雌黄的。”董德昌也说道。
当听到于飞说这件乾隆斗彩鸡缸杯是赝品的时候,两人还是难以置信。
要知道虽然现在拍卖会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况屡屡出现,但是在国外大型的拍卖会上,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而希斯特拍卖行的本次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一开始抛出的两件拍品质量都很高,很明显这是一场高规格的拍卖会。希斯特也是曰本首屈一指的大拍卖行了,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被查出来,对他们的声誉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一般来说,拍卖会的赝品都会放到中后期,因为拍卖会刚开始的时候,竞拍者都很清醒,甚至抱着几分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