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叫好声从一个角落里传了过来。左右是无聊,于飞便循声过去看了看。
叫好声是从一个破旧的戏园子中传出来的,四面都有一人高的围墙,旁边有一个小门,以前是售票的,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在此检票了。
于飞走进园子发现场中横七竖八摆了不少各式各样的凳子,有长凳,有圆凳,有的甚至只是拿了一把草垫在地上隔了凉,就这样席地坐了。
中午的阳光暖暖的照在场中,让人生出几分慵懒的感觉!
原本唱戏的高台上,一个带着瓜皮帽,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在说书。老人的面前架着一面鼓,说到*处就会“咚咚咚”,极有节奏的敲上一阵。
这种在说书的形式在彭城乡下也有,也叫唱大鼓,于飞小时候也听过。
常见的曲目有《说岳全传》、《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等等,后来说的曲目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那时候电视很少,电影也不多,所以于飞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听人“唱大鼓”,不过后来电视多了,这种说书的艺人便很见少了,此时在凤阳的街头见到有人说书,于飞不由感到几分亲切,便像小时候那样在边上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
于飞想听听今天这个说书的说的是哪一段,会不会和自己小时候听的相同。
估计是说到*处,老人停下来喝了几口水,然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反捧着一面锣过来收钱了。
在场听书的人多少都会给一些,多的有五块、十块的,少的则只有一两角。
于飞身上没带零钱,想了半天只能抽出一张一百的大钞放在锣里。
孩子愣了一下,狐疑的看了于飞半天。
老人见遇到大款了,说的更起劲了。
好在凤阳话于飞也能听得懂,听了一会,于飞终于明白了,老人说的是明朝朱棣靖难之役的故事。
于飞本来是随意听听,却没有想到竟然听到了一个他关心已久的天大的秘密!
第574章传国玉玺下落
p:
红绿灯拜求支持~
~~
“列位,你道那朱棣打进了金陵,得了江山之后,为什么要遣人四征大漠,七下西洋吗?”老人抹了抹嘴边的白沫说道。
于飞顿时来了兴趣,看来这老头说书还不像一般说书的那样纯说故事,竟然还有一些秘辛揭露。
看到众人好奇的目光,老人得意的说道:“那是因为朱棣是要找一个人!列位以为他是要找什么天姿国色的绝色佳人吗?错!大错特错!朱棣要找的是一个男人!”
“而这个人就是他的侄子,刚刚被他赶下皇帝宝座的建文帝朱允炆!”老人语出惊人的说道。
“净瞎说,我听我爷爷说,朱允炆在宁都城破的时候就*死了!”有个很明显读过一些历史的青年人反驳说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老人说道:“朱允炆当初并没有*,而是沿着明皇宫的密道逃了出去。否则的话朱棣为什么会如此紧张?又为什么什么派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你认为他就是想通过这个宣告大明朝的国威,如果单单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一次也就够了,为什么要前前后后出海七次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