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3 / 3)

+A -A

        一次语文考试,考初唐四杰,一牛人居然填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徐德亮点评:看书不细,明明是南宋四杰。)

        语文考试,填写古诗下句。上句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居然填:“我便奋力把花采。”

        语文试题,问普罗米修斯是什么文学作品里面的人物,一个同学填:《哈里·波特》。

        老师提问:“烈士暮年,下句什么?”一同学没听过这句,听成“烈士墓前”了,于是张口就说:“黄泉路上”,全班晕倒。(徐德亮点评:其实对得很工整的嘛……)

        一次考语文,要求写“但愿人长久”的后句,一同学憋了半天,居然憋出来一句“一颗永流传”。天啊……

        某次语文考试,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要求补后句,原句应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同学怎么也记不清楚了,就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老师毫不客气地在卷上打了个,他居然还沾沾自喜地说:“这就叫灵感!”

        语文考试,题目:“长江后浪推前浪”,补后句,某学生答:一代更比一代浪。结果自然是家长,又见家长。(徐德亮点评:想不到古大侠的小说《飞刀,又见飞刀》居然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一小学生背诗,前面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背得费劲无比,后面一句却很顺,道是:“一行白鹭上西天。”全班晕!

        高一语文摸底试题,“何当共剪西窗烛”,填下句。正确答案是“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同学答:“夫妻对坐到天明”。阅卷老师笑晕。

        (bp;上句曰:“西塞山前白鹭飞”,一同学憋半天憋不出,于是答:“东村河边黑龟爬”!

        试题:“良药苦口利于病”,一同学答曰:吸烟喝酒伤身体,末了还在后面加个感叹词“啊!”

        蝉噪林愈静,对曰:狗叫人更欢。(徐德亮点评:巨寒……)

        忧劳可以兴国,对曰:闭目可以养神。

        “春风吹又生”的前面是什么?对曰:斩草不除根。(徐德亮点评:那几天看武侠小说看多了吧?)

        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是什么?对曰:笑一笑,十年少,少娶妃子多睡觉。(徐德亮点评:徒弟在这里,俺想找个好徒弟很久了!)

        小学的时候上语文课,老师让学生们用“陈列”造句,某学生居然造出“王奶奶陈列在房间里。”老师大怒……(徐德亮点评:汗死,马王堆出土的那个老太太是不是姓王?)

        老师宣布说:“从下学期开始,我们的各门功课全部都用英语授课。”

        “不!我们会听不懂的。”一名学生反对说。

        “不要担心听不懂,学语言,说到底就是要多听,不断地听。你们每天都听我说英文,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会听懂了。”

        “可是我每天都在听小狗叫,到今天也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呀!”(徐德亮点评:提到英语这件事情我就痛恨“时间久就会听懂”这句话,我从小到大所有的英语老师都和我说过,可是他们所有人说的英语我都一句也没听懂过。我坚信中国如果不推行这种奴隶式的英语教育,一定会多出很多大科学家,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等等。不过我也坚信中国在五至十年之内,没有能够做出我这样决策的大教育家、大政治家。)

        初中时,有一次生物课考试,我旁边坐一女生,她把书扔在地上,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逗你玩 第1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