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对碧儿说道:“请。”
董母早早造访也好,她才能尽快将爹娘和锐哥儿送走,而不会再有其他波折。
元父元母没有因为董家的背信弃义而不见董母,他们跟元秀一样平静而客气的跟董母见面了。
董母看到苍白了头发,憔悴不已的元父元母,猛地呆愣了一下。三年了,元父元母早不复董母昔日记得的模样,她一时竟没有认出这是元秀的爹娘来。
发了好一会呆,董母才猛醒过来,她脸上登时挂上了亲切温和的笑容,伸着手就向元母走过来,边走,便亲热的唤道:“老姐姐,老姐姐,三年了,可是又见到您了。”
董母面上亲热无比,内心也是暗自欢欣雀跃,元父元母不会再成为元秀的倚靠,董家的牌坊就能再添一座,董家将得到更多的好名声。
“是啊,好久不见了。”元母淡淡说道,没有像董母那样虚伪的亲热。
元母本是温和好亲近的人,但在她看透了董母的本质后,跟她就没有什么话好说了,也不想跟她虚以委蛇。
董母似乎看不到元母的冷淡,径直抓住她的手,亲热的摇了摇:“老姐姐,咱们好不容易见面了,可要好好聊一聊。跟老姐姐三年不见,我有很多话要说啊。您不知道啊,这些话在我心里憋了很久了,不说出来不畅快啊。”
元母被带着向屋子里走去,元父,元秀跟在后面,几人一前一后进了屋子。
秋竹院里向来只喝白开水,董家一次也没有送茶叶过来,不管是好的还是次的都没有。
元秀不想招待董母,没有她的吩咐,碧儿乐的一杯水也不奉上,倒是跟随董母过来的仆妇,忙不迭的烧开了水,沏茶端上来。
“老姐姐,您尝尝,这是您最爱喝的碧螺春,您尝尝看,可还是当年的味道吗?”董母笑着,亲自捧了一盏茶,端到元母的手里:“这些年有了好茶,我都留着,就等着老姐姐回来品尝。”
“不用了,三年来,我们已经习惯没有茶的日子,不用费心了。”元母没有接,淡淡的推拒了董母的好意。
董母随手放回到托盘上:“也是,三年来,老姐姐一定吃了不少苦。我刚才乍一见到老姐姐,可是不敢认呢。我真没有想到,老姐姐已是青丝变白发,憔悴了不少。不过,老姐姐还是那样气质高华,看来就算是寒苦的北地,风霜再大也没摧折您一星半点风骨。”
说这话时,董母假惺惺的亲热里,掺入了一丝丝的嫉妒。
作者有话要说:
、20
其实,她乍见到元父元母会呆愣住,那完全是因为她以为会见到,两个落魄不堪的乡下老头子、乡下老婆子。
北地可不是温暖舒适繁华的南地,元父元母又是被发配到那里去的,三年不见,怎么着也要脱一层皮吧。
但,元父元母除了风霜满面,他们身上的高华气质,竟然一丝一毫都没有损失。纵使不是锦衣华服,依旧是高山仰止,不是董母可以及得上的。
“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董老夫人,你既然也来看过咱们,就请回吧。”元母由始至终神色都是淡淡的,不想跟董母多说。
“咱们过的尚可,不劳董老夫人惦记。”元母说着,跟元父互看一眼:“而且,过几天咱们也要离开,就不麻烦董老夫人再来秋竹院了。”
董家从不肯善待他们女儿那一天起,早就跟元家划清了界限,而他们也不会让董母再利用一次。
被利用一次就够了,就足以看清董家人的品行!
“老姐姐,您说这话,可就是见外了,也叫我心不安。”董母干干笑着,一边在心里暗骂元父元母的不识趣,一边叫仆妇将那棵百年老山参拿上来。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姐姐,这辈子什么样的好东西没有见过。按说不该拿来让老姐姐见笑,但怎么说也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老姐姐不要推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