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到电话那头绵长均匀的呼吸声,沉默良久之后问了一句“睡了么”,回应他的仍是那个他已经熟悉了的呼吸声,又是了良久,听着熟悉的呼吸声的李念琛也已经迷迷糊糊了,电话那头才有轻轻的一声“嗯”传了过来。
事实证明喜欢吃咸酸饭的不止是李念琛一个,口味非常接近老美的李念瑞已经被那碗比他最喜欢的中餐厅做的扬州炒饭更合口味的咸酸饭收买了,早上吃早饭的时候看到沈文澜都是两眼放光的,嘴上更是抹了蜜一样客气,“嫂嫂,你是不是每个周末都会做饭?”
想起每个超级英雄似乎都是超级能吃之士的沈文澜喝了口牛奶,对正在发育长身体的正太小叔怕得很,“只是偶尔会做。”
李念瑞操一口很地道的老上海话,眨着大眼睛试图软化沈文澜,“那你还会做些什么别的吗?”
沈文澜被他这幅垂涎三尺的模样吓到了,咽了咽口水回答道:“不太难的基本都会啊。”
李楚惠对小儿子的狗腿样再也看不下去了,“r,我们到上海也有一段时间了,你看什么时候合适安排我们两家人家见个面,好商量一下关于结婚的事情。还有,你跟阿琛找时间把宴客名单写出来,派喜帖的时候可不能少了谁的。婚礼想怎么办?什么时候办?这些都想过吗?打算去什么地方度蜜月?你们的假够用吗?”
除李念瑞以外的所有听众在此刻都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没有人不惊讶于李楚惠居然这么快就松了口,谁会想到她也是在今早看到儿子蹑手蹑脚地从客房抱着枕头窜进主卧才有了这个决定的。
“那我尽快安排,关于婚礼的事情,爸妈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沈文澜又重新披上了乖巧的外衣,重新投入到小媳妇的角色扮演中去了。
“我们就算出机票请美国的亲戚朋友过来,人家也未必有空,干脆以后过去再办一次好了,这次在上海办的就以你们女方为主吧。”李勰笑眯眯地把一早就准备提出的婚礼计划说了出来,从此李家的婚礼问题和婆媳矛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作者有话要说:看得出烧咸酸饭是婆婆大人要求的吗?婆婆大都觉得自己儿子值得更好的,一般很难破啊……
、双酿团(上)
曾记得有谁说过:无论女人和丈夫的关系多好,跟婆婆的关系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无论男人和妻子的关系多差,跟丈母娘的关系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为什么都没有人用一句话来归纳婆婆和丈母娘这对亲家之间的关系呢?想必也是千头万绪,无从说起了吧。
李家大小的口味都可以参照李念琛的口味来加以推测,所以沈文澜去赴曲老的约,看完了白描展以后特意到沈大成买了些糕点带回去给他们尝尝。
沈大成的糕点里最最出名的还要数双酿团,不及手掌大的薄皮书快团里以八卦图的形式分隔开,一边是豆沙,一边是黑洋酥,外面再裹上一层黄豆粉,拿起来也不会黏手。所谓的“黑洋酥”是猪肚子里的原块“板油”与黑芝麻粉及糖混合而成,滑糯软烫,叫人不忍去计较这种极致口感背后的配方有多么危害健康。
和家人一样喜欢糕团的李念瑞已经有了点走火入魔的趋势,捧着第三个双酿团一阵端详,众人还来不及提醒他书快制品不好消化,他就已经一口咬了下去,“这次先咬到豆沙了,没猜对。”他自言自语地享受着来自双重惊喜带来的双倍乐趣。
一团双酿当然是惊喜,一桌双娘则不然。
沈文澜在打算办酒席的饭店里定了包房让两家大人见面,兼且可以试试这家饭店的菜式是不是合口味。第一次见面的方萍和李楚惠面上客气,但在场的都能感受到各自的强大气场,想来这世上大抵真有所谓“八字不合”一说。
“按我们女方这边来办当然好,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来弄,这个当中事情就多啦。”方萍大大方方地夹了菜到女儿碗里,“我们女方亲戚朋友啊,什么同学同事啊,街里街坊的,人也是不少的,结婚嘛,很多事情都是年纪轻的不懂的,我们长辈要给他们把关把好,要是哪里做得不合礼数,传出去要给人家笑话的。”
李勰很是接翎子(沪语,听得懂暗示),“亲家母的意思我明白,这个结婚的事情既然是在上海办,就完完全全按照上海的习俗来弄,什么婚车、酒席的事情我们全包,具体规格可以慢慢谈的。”
李楚惠不比李勰这样温文,“按照美国习惯,婚礼花费都是女方家长出钱,不过我们都是中国人,就不学美国人那套了,两边的婚礼都我们来,这都是小事。我看亲家母问的大概不是这个意思吧,”她也舀了勺汤到儿子碗里,“我们中国人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