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只是粗略一看,林老便下了一个定论,“这三幅墨宝,不简单啊……”
……
说完这句话后,林老继续观察起了这三幅墨宝,而且看的很仔细,一边看好像还在思考着字体的意思。
不一会,林老停止了继续观看,坐到了凳子上,四人赶紧上前,齐老道,“老林,看出点什么没?”
林老点了点头,道,“看出了一点端倪,但还是没有猜出这三幅墨宝的主人到底是谁。”
这时,王宋站了出来,对林老道,“林老,你要不把你看出来的东西说出来吧,大家一起来猜,说不定就想到了。”
林老点了点头,道,“那好,我们就先从纸张说起吧,这种纸叫做藤纸,是由一种野藤制成的,流行于东晋时期的江浙一带,存世的相当稀少。”
众人点头,不禁再次看了看这三张纸,的确跟普通的纸张不同,众人都没有见过,今天终于长了个见识。
见众人都认清后,林老继续道,“再从字体上来看,确认是行书无疑了,不同于王羲之的南派行书,这应该是更早一个时间的作品。”
并没有等大家说话,林老继续道,“然后我大概看了看书面上的意思,这三幅字合起来应该是一篇启蒙文,并不是练字所留,而且这篇文章我从没有在任何史书上见过,也没有见过任何这种行书写法。”
讲到这里,林老便停了下来,与大家一起陷入了沉思中,但是他们都陷入了一个死胡同,以为这要不是书法家所留,就是哪位思想政治家所留。
忽然,王宋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尝试着对林老问道,“林老,你说这会不会不是什么书法家,思想政治家写的,而是一个画家?”
林老一愣,并没有回答王宋,而是将脑中王宋所说的两大类名人给剔除,开始回想起东晋时期的那几位著名大画家。
不一会,林老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唰”的一下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眼中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看了看这字迹后,有些喃喃自语道,“难道真的是他写的?不过应该没错吧,纸张,时期,都没错,只有字迹我没有见过,不敢确认。”
说到这里,林老抬起头来,对王宋道,“王小友,介意我拍几个字吗?我想发给我一个在京城的朋友,让他确认一下。”
王宋自然已经猜到林老已经看出了什么,所以自然不会阻拦,对其点了点头,示意可以。
不再迟疑,林老拿出手机,先没拍,而是拨出了一个电话号码,等待着回应。
不一会,电话通了,林老道,“老伙计,等下我发条彩信给你,你帮我看一下,那些个字体是不是顾恺之的笔记,我记得你有一副他的字画是吧?”
待对方同意后,林老继续拿起手机,只拍了小部分字体,便打包成一条彩信,给电话另一头的那人发了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