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河流在那里显得十分安详,平缓,正如同那些逐水而居的兄弟一样,日子过得那样和睦、平静、从容。我突然想起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平静的生活变得惊恐,那些放牧的日子变得惊惶,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我无法想象,但是近日从电视中看到战火中的伊拉克人,我便有些同情和愤慨。如今一条宽阔的大道将你我连结起来。昔日的关卡成了今日的集市,昔日的仇家成了朋友,昔日的刀枪换成了牛羊。
一条河流在这一带是那样的平缓。清澈的泉水,美丽的人影,动人的歌谣,让我感到自己是幸福而幸运的。
(六)
时代无言的在你里面沉没
带着它的标志
坠落的石头
和烟中的旗帜
……《黑夜》
我沿着这条河流向前缓缓地行走着,河流日渐变得宽阔起来,人也日渐变得多了起来。那些从四处奔来的血液同山峰之间的水流让我激动。水是巨大的能源,当我们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不断地从地球的内部开采出煤矿、石油、天然气,却让比这些能源好千百倍的水资源白白地流了过去,只有等地球上的煤矿日益贫乏,那些油井慢慢干枯了,那些天然气断了,我们才不得不寻找另一种替代物。而日夜奔流的水资源几乎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从人类开始懂得用水推磨到现在的用水发电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它多么像一次漫长的旅行。
§虹§桥书§吧§bp;第23节:家居水边(5)
我没有见过水力发电站,但我却知道我生活的地方电灯、电炉,机器的动力都是来源于水,都是在遥远的水上而来。黄河是中国一条奇异的河,它的水流量不及珠江,但是它蕴藏的能量却远远超过了珠江。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来说,它的质量远远重于中国版图上任何一条河流。它随着这个苦难的民族一同前进,并且始终与这个苦难的民族相依相伴,在历史上,它几乎成为所有历史事件上演的舞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兴衰存亡的剧目。民族的能量与历史的能量终于汇聚在一起,成为另外一种巨大的能,它焕化出巨大的光芒,照彻着我们的路途。读史使人明辨是非,并且可以窥探其中兴衰存亡的道理,使我们少走弯路,少走岐路,历史是一盏电灯,或明或暗发出令人深思的光芒。黄河便是这样一盏灯,在我们前进的路上照耀着。现在当我沿着黄河的河边行走,在稍不留意中便踏着几个王朝,几个杰出的古人大展鸿图的地方,翻开如同流水一样的经典,便会找到几句绝妙佳句来。甚至面对滔滔远逝的黄河水,还能听到沉在历史深处的烽烟战鼓厮杀的声音。
一个古老而深沉的民族,一条忧郁而漫长的河流,而我,一个一向沉缅于古老历史和文化中作长时间漫游的人,在突然之间,面对昔日书上的地名与佳句中的胜景,它们就在眼前,那究竟是怎样一种感受呢?是一种昔日不可再往的沧桑,一种历史犹新的肃穆庄重,一种无可言传的苍凉,一种积聚在生命底层的厚重,一时间,我百感交集,将众多的思绪拧成一种情结,甚至不断地遗忘了自己的存在,只有历史在脑海中如巨幅经书在翻动,在这样不断的翻阅之间,人便变得沉重起来,这分沉重终于积聚在一起,成为像黄河一样巨大的〃几〃字,让人沉思,并且开始对天地询问!
←虹←桥书←吧←bp;第24节:打工,一个沧桑的词
打工,一个沧桑的词
写出打工这个词很艰难;说出来流着泪。在村庄的时候,我把它当着可以让生命再次飞腾的阶梯,但我抵达它,我把它读成陷阱,或者伤残的食指、感冒药、苦咖啡。
两年来我将这个词横着,竖着,但是都没有找到曾经眺望的味道,落下一滴泪,留下的是一声咒骂,憋住的是一句心底的呐喊。我看到的打工是一个衣冠不整的人,操着方言,背着蛇皮袋子和匆匆夜色在行走,或者像我的兄长许强描写的那样:〃小心翼翼,片片切开/加两滴鲜血三钱泪水四勺失眠〃我见到的打工是一个错别字,像我的误写,它支配着我一个内陆的女子,将青春和激情扔下,背负愤怒和伤口回去。
但是我,仍在夜的灯光里写着……打工,打工,这个不沉重也不轻松的词。
打工,一个让生命充满沧桑的词。打工者,是我、他、你或者应该如被本地人唤着捞仔、捞妹一样,带着梦境和眺望,在欲望的海洋里捞来捞去,捞到的是几张薄薄的钞票和日渐褪去的青春,也是某个女工的叹息,没人倾听和安慰。
它是遗落在路边的硬币,让我充满了遐想。打工这个词,是苦是甜是累是酸,或者是我在这个难得的假日黄昏,写下的一截诗句。两年后的今天,我在纸上写着打工这个词。找到了写着同一个词的张守刚、徐非,还有在南方锅炉里奔跑着的石建强以及曾文广任明友沈岳明……他们在纸上写着这个充满谬误的词……打工。我找到他们的心情像深秋的一缕阳光,也像露水打湿的身体。我记住的是这些在打工词语中站立的人,他们微弱的呐喊,真挚地让这个词充满无限的色彩。透过夜班的女工的眼睛,打工这个词充满疲倦;在失业者的脚印里打工这个词充满艰辛;当我们转过身去打工这个词充满回忆和惆怅。
我不断地在纸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