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我给它扔了几个饭粒,也不知道它吃不吃。吃过饭我领着它来到我的秘密领地:学校深处的小园子里,我在笔记本电脑上写着关于它的文字,它就在杯子的水里面胡乱挥着大夹子。我拿着杯子在半空中看了一会儿,塑料杯子是带着一圈一圈罗纹的,所以看不清它的脸,只看见它趴在里面吐着泡泡。我心里有种亲切感,我不知道它会怎么想,我应该是它虾生中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人类朋友吧。
把它从水里带到南京的人,肯定不带半点友谊的,利用它的弱点,把它从水里骗到预备好的大桶里,然后再倒到三轮车上铺着塑料袋的后斗里,震啊晃啊地把它和它的亲人朋友们运到南京这个城市,并将在下一步把它们送到市场或者菜馆里,卖了煮了或者红烧了。而此时它能在杯子里面安静地吐着泡泡,像一个老农民饭后在抽烟,都是因为三轮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它奋力一跳,从后斗里面跳了出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外面的世界竟然是干涸的,甚至,连一点湿土都没有,很快它就口干舌躁头昏眼花,脚掌也被水泥路面烫得快熟了,终于,走到路中间的时候,它仰面倒了过来,这时它又面临着更大的不幸,肚皮上面的太阳突然不像在水里面看得那么透澈、可爱了,它火辣辣的。它正在想着太阳为什么对人类这么残酷而对它们那么善的时候,一个光头小青年把它捡起来了,开始它都懒得动了,后来它终于清醒了一下,心想我怎么会在半空中飞?它动了动身子晃了晃大夹子,发现它正被那个光头小青年用手捏着后背。
飞啊飞,飞啊飞。
它太累了,它太困了,它被我带到这片荫凉的小树林,而且被水包围着的时候,一切安静的不得了,只剩下我单调的敲击键盘的声音,而伴在其中的还有它在水里再熟悉不过的鸟叫。很快,它就睡着了,它实在撑不住了。它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飞啊飞,飞啊飞,它高兴得不得了,这曾经是它在水中清醒的时候最向往的梦啊!而今天,它真的飞了一次,它随着我在自行车上看到了高楼、汽车和无数的人,尝了尝空气的味道。
所以它在梦里回味得很满足,虽然飞的时候它很难受,它也受过很多的苦,可是,这些又算什么呢?它毕竟飞过啊,它的老爷爷说它的同类也有一些曾经飞过的,但是它相信它们绝对没有它那么潇洒而且风光地飞过。我知道,当我拿着它着骑着自行车驰过校园时,有多少人在笑呵呵地看着它啊。
我写到这里,看了看它,它已从梦中醒来了,它用两只大夹子搭着杯子的沿儿,竖着脑袋在看我,像极了一个小孩子趴在窗口上,看着屋外的红苹果树。
那么调皮,那么可爱,那么天真,那么惘然。
我知道,从今以后,无论我是在市场上看到龙虾还是面对一盘已经成了菜的龙虾,我都会再次怀念我眼前的这只生命旺盛的龙虾,毕竟,它是在我的帮助下,梦想成真了,而且在无奈的现实中得到了与其他的虾完全不同的虾生。
天依然很热,但是此时园子里凉风习习,绿树成荫。
韩晗,男,湖北武汉人,1985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寂寞城市》、随笔集《蝴蝶飞出地平线》、大文化散文集《大国小城》、学术专著《文化的撒旦和上帝》。曾获得中国戏剧文学奖理论一等奖、天府文学奖优秀单篇作品奖、《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奖。
b。r←红←桥书←吧←
第38节:古镇的重量(1)
古镇的重量
(一)
中国的古镇一直是我想触及的题目,但是面对中国如此广博的土地与这样深邃的历史,挑选一个适合下笔的古镇似乎不是易事。从江南水乡到塞北大漠,古镇都是别具风情,江浙古镇精致细腻,关外古镇雄浑粗糙,闽南两广的古镇则是具有极强的客家文化和民族穿透力。但是关于西南地区的古镇,我所了解的只有黄龙溪。而黄龙溪的商业气氛始终无法使我感受到古镇的那种氛围。
当我踏在丽江的风景之上时,一种文化的重压深深地在我身边产生一种强烈的包围。周围都是如痴如醉的历史风景,从地面上湿滑冰冷的青石路面到残损破败的昔日高墙,各种覆盖植物在黑色的屋瓦上摇弋摆动,而四周却是湛蓝清澈的蓝天。冰冷的流水在脚下发出呜咽的声音,南来北往的足迹在路面上镌刻出深深的痕迹,重复的脚印在夏日温暖且和煦的阳光下变得格外明朗,一切恍然逝去的情节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徐徐上演,所有相遇或是巧合的因子在历史的空间里漂浮,无数的生灵在这样一个安宁的环境里慌乱地游走。
茶楼酒肆的招牌和风铃在微风中发出阵阵如天籁的音响,彼此甚是悦耳,远处的丝竹之声和近处的金银捶打之声构成一串极为和谐的音符,所有空灵的一切正在幻化。四周都是极为静谧的环境,水流声和人世间所有的声音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似乎变得更加完美或是贴切,而我似乎却陶醉在这个良辰美景当中不能自拔。
所有的古镇都在承担着博大而有深邃的一种历史氛围,但是这样的历史氛围常常被人理解为一种现实,这也许是认识上的误区,由于较多的市井因缺乏应有的人文气质,导致了城市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对中世纪的布拉格和巴黎或是里斯本的人文气质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崇敬和爱戴。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所有的欧洲国家,乃至南美或是北非,他们所带有的人文风情和文化底蕴并不如中国数千年博大深邃,他们的市井情调远远要高于我们所有古镇的市井氛围,换言之,当我们面对着白墙黑砖的古镇之时,我们正在面对着一个传越千年时空的一个历史传奇。
与欧洲国家唯一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古城或是古镇是建立在极为奢华的自然条件之下的,而绝非是经济或是贸易的自然产物。当阮籍、嵇康这些漫步竹林的知识分子在宁静和淡泊之间选择了这些曾经看起来十分华丽的风景,以此为城,消磨掉的并不是自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