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 / 4)

+A -A

        “至少得有一笔钱买烟买肉,拴住几个人的心。”

        “一笔钱?”九爷问,“你说的一笔是多大笔呢?”

        “当然越多越好。”小如说,“有个两三百就更理想了。”

        “两三百怎么够开支?”九爷报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差点把小如震晕了。九爷说:“我给你弄到三千块。”

        下载

        九爷起草了这么一则启事:

        草句先生:

        你答应给的东西,我都没得到。现在,我迁回老家九号来了,真是度日如年。我的邻居岳西剑先生还记得吗,请务必在见报后一周内托四千块现金给他,以抵你的债务。一周内见不到钱,我只好公开我们的协议了。

        你最忠实的战友

        小如仔细研读了几遍,有的地方他看明白了,比如“草句”就是“苟”、“老家九号”就是“九号房”;“你答应给的东西”、“你的债务”、“我们的协议”都是指王苟对帮主在看守所的优待承诺。有的地方小如看不明白,比如“岳西剑先生”是谁呢?

        “岳西就是西岳,西岳就是华山,所以,岳西剑就是华山剑。”九爷说。

        小如认为:“重要的是,王苟会就犯吗?”

        九爷扯过启事,放在鼻子底下深深地嗅一嗅,好像上面有王苟的气息,眼神变得迷离:

        “如果,王苟不就犯,说明什么?说明闵所长不是他杀的;说明我是个蠢货。那么,将动摇我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动摇我对真理的追求;动摇我的信仰。”

        九爷仰起头,眯起眼睛,将启事盖在脸上,以接近自言自语地低调说:“四千块,将买来我的信心。”

        从鼻息吹动纸张的频率看,九爷心潮澎湃。

        “如何确保王苟能读到这则启事呢?”小如说出了最后的担忧。

        九爷揭开脸上的启事时已是笑容满面,这种笑容因过于唐突而陌生,说出来的话却让小如茅塞顿开:“从报纸说要追踪报道的那天起,王苟每天都认真阅读《海源日报》法制版。”

        小鸟又来送开水了,九爷将折好的启事扔在倒完开水的空勺里,同时把话挑明了:“在两三天内,将启事刊登在《海源日报》法制版上,广告费约二百元你先垫付。启事刊出一周之后,我给你五百元的报酬。”

        “这事难办,我不一定有机会去报社,登启事可能要身份证,我没有。”小鸟的空勺停在空中,不肯收回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中国版越狱九号房 第30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