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就不把灶里生燃了。”王金枝打开窗户,递了个手电筒出来,“好吃不如歹睡,早点去休息也行。打个灯也好看路。”
杨伟接了过来,也不多说话,打开灯照着就往农场去了。也不知的究竟是先前的酒意还没退除,还是摸黑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夜路让他身体发热。在这个寂寥冷清的夜晚,他只感觉到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沸腾了起来,而这种沸腾又在他站到现在属于他的那片农场土地时到达了。
现在,看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杨伟就忍不住的大声叫了一声:“我一定会成功的!”带着他的满腔豪情,声音在空旷的地里传出老远。是啊,从去年被感情伤害之后,杨伟便一直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就算是得到了那副心想事成手套,他也是抱着得过且过,混一天算一天的态度。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就是前段时间他自己的生活。
可是现在,也许是一切都开始走上正轨,生活也发生了变化。看着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他的手中一天一个模样,一天一种变化,杨伟就似乎在一夜之间变了个人似的,没有了以前的那种颓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的模样。现在,杨伟似乎忘却了过去的那个女人,忘却了过往的那段岁月。
一大早,杨宝山就和大儿子一起过来了。杨华这是在杨伟接下这个农场后第二回到这边来,第一回是过来捡落,现在呢,则是来帮忙了。
虽说在去年年底,两兄弟的关系搞得很是紧张,甚至兄弟阖墙,大打出手。不过翻了个年,哥两个把家一分,又开始慢慢缓和起来。毕竟不管怎么说,打虎还得亲兄弟,哥两个闹得再狠,终究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哪里还有隔夜仇的道理?
第三十二章螃蟹围子
父子三个开始搬竹子,开始在海子池周围一圈每隔个三四米远就插上一根。尽管这父子三个从来就没养殖过螃蟹,但是没吃过猪肉我还没见猪跑过吗,都是农村人,这些东西大体上该怎么搞心里还是多少有个数的。
河蟹好爬,这是天性。养海子必须要防逃,要不然一年到头人都给累死,最后秋天干塘捉蟹的时候捡不起两个来。现在这里基本上连三岁小娃儿都晓得唱:“养蟹防逃搞不好,功夫白费全跑掉。”的确是这样子。有那家里婆娘懒的,三天两头不去看一下,那海子爬得到处都是。想杨宝山去年热天的时候就在稻田里捡了不下六十只,都是人家池子里跑出来的。现在杨伟也要开始养海子了,自然不希望自家的池子里也出现这种情况。要不然,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还搞得到个鸟毛?
今天插的这个围子,也是那个卖渔需网布的店里做的,一米二高的网布,在最上面缝了一道尼龙塑料薄膜,可以很好地起到阻止螃蟹爬出围栏的作用。围子在地下埋入二十公分,上面高出地面一米,用绳子牢牢系在插入地面的竹竿上,这是标准配置。用这种方法,投资小,效率高,效果好,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在插围子的空当,杨宝山就开始给小儿子讲一些关于海子养殖途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杨宝山因为年龄性格的关系,一直就信奉“靠坡打鼓泅(鼓泅,狗爬式游泳)”的观念。他养了一辈子的四大家鱼,到老了还要转行学习新东西,他自认为没有那种冒险精神。~~~~不过因为大家的池塘都连在一块,这两年周边养这个的也多了起来,闲着没事的时候大家也都会聚在一块讲讲这上面的东西。
“到时候一定要注意,每天喂食之后就围着这个围子走一圈,看一下有没得破的烂的。另外,还要特别小心看一下周围有没得草绳子之类的东西。”杨宝山将手里的一根竹棍用力插在地上,点燃根烟,猛地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看着小儿子,一脸的气愤:“现在这社会上有些人,自己不好好做事,一年到头就想搞别人的鬼。拿跟草绳子到猪油里面一滚,半头甩到别个的海子池里头,半头放到围子外面,用个蛇皮袋子接着。这海子闻到猪油味,那是命都可以不要了,顺着草绳子就往外爬,半个小时就可以装一满袋子。”
这些事杨伟倒是听过一些,前年夏季回家的第二天,大清早天都还没亮起来就听到湾子里有人骂开了。却是杨延山家的婆娘,手里在地上拖着两根草绳子,在湾子里来来回回地骂大街,嘴里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杀千刀的砍脑壳的吃了老娘的海子全家死绝之类的乱骂一通。一问清楚情况,才知道说是杨延山早上到海子池上去喂食,还没走到鱼池棚子上呢,就看见在围子一圈胡乱丢了好几根草绳子,根根都拿猪油泡过,而围子上也被人拿刀子划开了老大几个口子,螃蟹在那周围爬得到处都是。
现在听得他老头这么一说,杨伟也就记起来是有这回事了。笑了笑,对他爸说道:“没事,我到时候肯定是要养两条大狼狗的。到时候看哪个敢来,咬死他!”
他说这话,似乎也是在安慰自己。毕竟要真的是狗子咬伤了人,那还不得一天到晚扯皮啦几?还要不要做事了?
所以他大哥杨华在一旁听到了,也就忍不住开口:“不管怎么样,这狗子是不能要的。先不说防不防贼娃子,就是湾子里其他人说起来,唾沫星子都把你淹得死!”
这也是句实话,穷家养猫富家遛狗,你没钱养个狗子没人会说你,但是现在随便哪个都晓得杨宝山家的小儿子有钱了,外面传的沸沸扬扬,都在猜测这家伙在外面不知道怎么搞的,怕不下百十万的身家了。要是冷不丁就在农场里看到养了狗,大伙就会想这杨家老二到底是在防着哪个了。
“嗯,这也是个问题。到时候再说吧。”杨伟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来什么好的办法,说不得就要先将这个问题抛到脑后了,“反正还有好长时间呢!”
“也好,这个事先不急,到时候看情况再说了。”杨宝山笑着,又开始弯下腰做事,“老二,把胶绳子丢一捆过来。这些靠着竹篙子的地方一定要缠好。”
过不了一会,王金枝就跑过来送饭了。在白天时间短夜晚时间长的季节里,农村人吃饭也是和城里人的一天三餐有些区别。早晨吃得晚,一般来说都差不多要到九点十点,下午就是天黑开饭了,中午则就是随便吃点干粮凑合凑合。今天主要是考虑到三爷父子早晨起来的早,肚子都是空的,要不然,按平时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