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杨宝山的那口鱼塘上时,安放饲料杂物的那间小棚子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都是来帮忙拉网转鱼苗的。棚子外,杨宝山和杨伟本家的一个叔叔在清网上面的漏洞,这种专门用来拉鱼苗的小网一年没用了,这次下水之前肯定要好好检查一下。要不然,鱼全部都从漏子里头蹿出去了,一拉一个空网,就算是人受得了,那一池子小鱼又经得起几回操?
杨伟将雨伞收起来,给在座的几个人散了烟,换上雨衣水裤,赶紧过去帮忙清网。
“个苕货儿子,你说你这天气跑过来做什么,在家蹲着看看电视几舒服?”那本家叔叔见杨伟过来,笑着开起了玩笑,“几时给老子找个儿媳妇回来,二话不说,酒席钱我们几个做叔子的平摊了,不要你出一分钱。”
“好啊!就这么说定了。”杨伟也笑起来,上前替过他爸将渔网接到自己手上,“到时候酒席钱我自己出都行,只要几个叔叔每人多丢点拜钱就好。”
大伙都一起笑了起来,有人就起哄了:“伟伟,前几天过来找你的那个姑娘娃蛮好看的,人性格又好,干脆你们年底就把这事办了吧。我们也好找你爸爸和几个叔子敲几包烟抽一下。”
知道这事是越描越黑,杨伟也不敢接口了,刚好在网上面发现了一个漏洞,赶紧找根绳子顺着网格扎好,不去理会这些人的话了。
清好网,确定上面的的确确是没什么大的洞了,而那边杨宝山也将小鱼池边上的木桩竹篙杂草河蚌壳之类影响收网的东西清除干净,一群人就从棚子里走出来,清点一下人数,分成两班分别站在鱼池的两边准备拉网。
因为是直接从头拉起,也就不存在从水中间发网的问题,这样倒是轻松了不少。当然,这个轻松只是相对来说的。就好象站在岸上拉浮纲的人就比在水下踩沉纲的人要舒服的多,尽管被这带着寒意的春雨淋得湿透,但一看到还有人在水里瑟瑟发抖,感觉上那就好多了。很不巧,杨伟现在就站在齐腰深的水里踩着网前进。
把网抬到小鱼池边上,杨伟就下了水,没办法,谁叫他穿了水裤来的?没穿倒也罢了,可现在两弟兄都是全副武装,你自己家的事自己都不肯出力,谁还会下死力帮你?说不得两兄弟加上他们父亲还有那个鱼池和他爸紧挨着的本家叔叔,四人就只有在水下工作了。
这拉鱼的网和一般在河里撒的那种不同,它有上下之分。上边全是一个个的空心菱形小塑料筒子,用一根小指粗细的尼龙绳子做纲连起来,放到水里之后因为浮力而浮在水面上,又叫做浮纲。而沉纲呢,则是用的一个个五六公分长的小铁棒连起来,铁比水重,自然就沉在水里了。
拉网的时候,视鱼塘大小,每边都要两到三个人在水下面踩着沉纲,以免网中鱼儿一起发力将渔网给顶翻了从下面逃走最后打个空网。岸上也有人,分别拉着沉纲和浮纲的绳子,将网一直拉到目的地。
还没走到一半,网中的鱼儿便好似一起收到了信号一般开始在网前拼命跳出水面,似乎这样就可以逃出生天,再次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只可惜也不知道这些鱼是不是视觉上有障碍,它就只知道往前跳,却不晓得生门乃是在身后的。
快到岸边的时候,杨伟就感觉手中拉着的纲绳明显的重了起来,岸上的人也都一个个露出了笑脸:“这一网拉的好,只怕是把它全部清空了。”
然后就有人大声叫道稳住,慢点走,却是开始收网了。岸上水下的人一齐发力,将鱼网的上下纲绳都拖到岸上拿脚踩住防止被网中的鱼挣到水里去,留下中间部分将鱼兜住。只等着岸上的人拿筐子过来捡鱼。
四个人分别站在一个角上,一段一段地打开渔网,将里面的鱼苗拣出来放到筐子里,然后被岸上的人过秤之后分别按照大小再放进旁边大鱼池里面早已经插好的网箱里,等待用食盐消毒之后投入池中进行一年的成鱼精养。
因为是专门用来培育鱼苗的小池子,里面多的是一斤左右的小草鱼,像那种五六斤重的大草鱼并没有两个,倒是几个大青鱼全给一网拉了个干净。
这青鱼是个好东西,天生的水底清洁工,一天到晚就在水底寻食。鱼塘里好生螺蛳,多了的话就容易在夏天的时候造成鱼儿缺氧浮头。对付这些东西,那只要丢几条青鱼下去就好,保管不出几天,满池子的螺蛳都会被吃个干净。同时,青鱼因为生长速度快,体型大,用来送礼赶人情也比草鱼鲤鱼之类的东西要拿得出手,面子上也好看一点。毕竟随便十多斤的一条提在手里比个小孩子都要高,绝对是个挣面子的好东西。
现在杨伟就站在岸上,看着脚下的几条大青鱼发呆,倒不是他从来没见过青鱼,而是这几个家伙似乎都有点大的超乎他的现象。最小的都有十来斤,最大的那个就真的是大了,怕不有二十斤,放在地上比个人恨不得都来的长一些。
“两条大的伟伟拿过去,一口池子里放一条,有菩萨保佑的。”虽说破四旧都好多年了,杨宝山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些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