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2 / 2)

+A -A

        这回的绿壳蛋乌鸡苗种还是一万只,都是武汉的那一家种苗培育所送过来的。离农大不远,所以百里教授就趁着一个周末过去替杨伟看了一下,然后给杨伟打电话的时候就说了,那家的苗种还算是不错。

        因为就算下了订单,人家一下子也是拿不出一万只小鸡娃子的,毕竟从鸡蛋到鸡娃中间还是有个过程的嘛,总不可能说今天还全部是鸡蛋,到了明天就变成了满地乱跑的鸡娃子。所以等他们将这些孵化出来再送到杨家湾的时候,已经是香猪引进过来差不多一个月之后了。

        那香猪虽说比起普通肉猪来说是要金贵多了,不过再金贵它不也还只是头猪吗,总不至于说要吃人参灵芝吧?在生活习性上面倒是和上一批养的那些土猪没什么区别。嗯,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这些小香猪因为个子小,食量自然也就小,这让那些学生们相对来说轻松了不少。所以就又分出了一个人到乌鸡那边帮忙。

        农场里四周开阔没什么阻拦,夏天倒是凉快的很。加上果林里面的那些果树苗现在虽说枝干依旧纤细,不过经过这几个月从沼肥中汲取的营养补充,一根根长得也是青青翠翠,小鸡娃呆在树荫下面倒也不怕晒着中暑。

        第八十五章钓鱼

        筒子们国庆节快乐!

        “伟伟!你个鬼儿子要吃鱼就到自家鱼塘里面去钓嘛!老拿根竹棍子在这河边上搞些什么?”南大河对岸,远远地有人在冲杨伟喊着。将看着快要上钩的一条鱼给一下子吓得魂都没了似的一摆尾巴跑掉了。

        “左右不是闲着没什么事儿吗?就当是混时间了。”杨伟从树荫下面抬起头对着和那边笑道。将鱼竿拉起来换了蚯蚓,又重新丢了下去,鱼漂在水面上闪了两下,半沉半浮地竖在河面上了。

        前几日忙过之后,似乎突然间就清闲了下来。农场里一切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他爸妈现在又没有喂鱼了,早就将那一大一小两口鱼塘交给了老大杨华,家里自然也就没了什么农活儿。至于杨家老大,半个月前就经医生检查无碍后从医院里出来,拿着那七千多块钱的医药费,做事也好像精神了许多。

        以前像这种时候,农村里正忙着“双抢”。因为水稻在这边一块地里是可以种两季的,分为早稻和晚稻。每年一到这几天,家家户户便开始抢收早稻,抢插晚稻,这便是所谓的“双抢”。不过现在农村里除了大规模种植水稻的农户,其他的也就只是种点口粮,两季水稻也变成了一季中稻,端午前插秧,等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就开始收割。现在这农历六月,正是天上流火的时光,谁还情愿跑田里“双抢”去?

        闲得蛋疼的杨伟就开始变着法儿地消磨时间,上网倒是好玩,不过这时间长了他觉得也就那么回事。想到桥头的牌场玩一天吧?人家一个个都把他当高进看待,避之不及唯恐和这赌神坐在了一张桌子上,说到底还是过年的时候大赢了一场惹的祸。想出去玩玩吧,这鬼天气热的死鸟,连树上的知了都不叫唤了,这么一个大活人那还不得晒干?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到人家小卖部里面买了鱼钩丝线还有两个塑料鱼漂,到他爸家的后门口砍了根手指头粗细的竹篙子,成天地就在那南大河岸边的树荫下面坐着钓鱼。

        杨伟今天钓鱼的运气很是不好,鱼是钓起来不少,可大半都是一种体形瘦长全身白鳞的尖嘴小鱼。这种鱼当地人称为“刁子”,意思就是动作刁钻,抢食的速度那在河里面都是数一数二的,往往那鱼钩刚丢到水里去还没来得及下沉呢就被这些玩意儿给叼走了。吃起来味道倒是不错,据说名头也是很大,当年林副主席就曾经指明要这东西特供呢!不过呢这鱼还有一个名字,那叫做出水死,上钩之后拉出水面就算是你以最快的速度取下来放到鱼篓里,照样不出十分钟就可以看见这玩意全身硬邦邦地死翘翘了。

        “他妈的,看样子明天老子还是要上街买点坠子才好!”死鱼哪有活鱼好吃?杨伟拉过泡在河里的鱼篓,看着那浮在水面上的白花花一片死“刁子”,忍不住就骂了出来。

        他这杆钩上面也不是没坠子,不过终究还是土办法,将打火机拆开,把里面黄铜的气门芯子弄出来穿在线上,下沉倒是下沉,速度上比起买来的那种铅坠子就慢上许多了。有那动作快点的“刁子”在钩刚入水面的时候赶过来,一下就将上面的蚯蚓给叼走,自然是没办法钓河底下的那些沉脚鱼了。

        在洪湖这边河里面还有一种背上以及双鳍长刺的无鳞鱼,全身无刺味道鲜美。因为大部分都是通体黄色,叫起来声音有点像鸭子,又有点像在击鼓,所以当地人通常就称之为“黄鼓”,在靠近长江的那边也有叫做“黄鸭叫”的。这鱼是天生地河底清洁工,除了因为缺氧在早晨的时候可能浮头之外,其他时间都在水底寻食。杨伟的目标就是这个,不过因为时常有“刁子”过来打岔,沟都沉不到水底去,哪里能钓的起来多少?

        正在郁闷间,突然就发现了新情况,那些刚才还相当活泼的“刁子”鱼竟然一个个射箭似的掉头就跑?杨伟心里就是一喜,狗日的!老子等了半天总算是有结果了!钓不到“黄鼓”没关系,能钓到黑鱼便行了。那在河中间往这里游过来的不就是一群黑鱼吗?要知道现在在街上菜场里黑鱼和黄鼓都是一个价呢!

        这几天天气热,经常就可以看到“黑鱼晒花”。此花非彼花,而是养殖户的一种专业术语,说的便是那身长不到十公分的鱼苗。这黑鱼虽说在淡水里称得上是头号霸主,不过在小的时候还是很脆弱的,必须要大黑鱼带一段时间才能独自生存。在天气炎热阳光充足的中午时段,往往就能看见一条大黑鱼身后跟着十来条小黑鱼苗在河中间的水面上游弋。

        现在的这条大黑鱼看起来差不多也有个两三斤,用来切片爆炒那是好不过了。杨伟将竹篙子拉起来,把上面的蚯蚓理了理,对准那黑鱼游过来的方向将钩甩了过去。他倒是不怕惊跑了这家伙,事实上每到“晒花”的时候,出于对小鱼的关心,那些大黑鱼性格都是很暴躁的,旁边哪里有响动它就会一马当先冲上前去。

        杨伟这个鱼竿的竹篙子长度仅仅两米多一点,那上面的丝线自然长度也就相当有限,总共加起来隔那黑鱼群还有老远呢!不过杨伟倒是信心十足,刚才那钩入水面的动静声大得很,还怕那家伙不上当?果不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54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