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1 / 3)

+A -A

        可是,李静心中的天平,早就因为她身上的这件据说出自刘皇后之手的衣服,而脱离了她的理智,完全一面的倾向了刘皇后。

        沈美人之后,那位地位最低的李才人,诵了一首她做的小令,不是特别出彩,倒也应景和韵。

        按说李才人才是皇帝宫中最可怜的人,皇子是她生的,却过继到了皇后名下,担任教养之职的,却是与她年龄相近的杨婕妤。

        可是,李静看着她,却起不了的同情之心。或许真的是先入为主了,她把那个娇颜中难掩愁苦的李才人,看作了不守本分,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

        当然,这件事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个坐在上位的皇帝。明明已经有妃子了,怎么还能吃自己苦恋了二十几年的恋人身边的侍女呢。

        这件事,做得太缺德、太不地道了。

        不过,想到刘皇后最终却是因为那个皇子才登上了后位,李静又觉得,皇帝和刘皇后之间,倒是一个不怨一个。

        刘皇后有容乃大,皇帝虽则管不住下半身,却并未因为宠幸新人,而忘却旧人。

        只是,眼睁睁的看着皇帝这“一家”坐在一起,李静心中,对于刘皇后和皇帝三十多年的感情,却不再觉得可贵、羡艳。

        这份感情,与李静心中“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相去甚远。

        在李静胡思乱想之际,刘皇后的侍女绿萝抱着苏畅为李静重金买来的那一把与焦尾同样质地的出自名匠之手的古琴出场。

        起先,李静本也是想弹奏一首技艺高绝的古琴曲的,可是,沈美人高山流水都弹奏出来了,李静要是再炫耀琴艺,把沈美人比下去了,是她对后妃不敬,比不过沈美人,有辱了她师傅解容子第一琴师的声名。

        好在,端午节的文会,本就不是特别正式的宴会,或者说,中国人宴会上的献技,最重要的,从来不是技艺本身。

        李静微微权衡,弹唱起了她初入京城时,听薛艳姑娘弹过的晏殊的那首《浣溪沙》。

        弹奏《浣溪沙》

        李静一曲奏毕,宴厅中出现了短暂的诡异的沉默,随后,是刻意压低声音的窃窃私语。

        李静刚刚演奏的晏殊的《浣溪沙》,是文学史上评价很高的流传千古的文采很高的词曲没错。

        (bp;但是,在那之前,在这个时代,它首先是汴京城中群芳阁花魁名妓薛艳演唱了一个多月的成名曲。

        众所周知,薛艳以前就以琴艺名动京城,而那首《浣溪沙》,更是让她击败了群芳阁的花魁娘子,一举成为群芳阁,不,是一时之间汴京城中风头无两的新花魁。

        而那首最先由她公开演唱的《浣溪沙》,有意无意间,也就成了她的每位裙下之臣必点的保留曲目。不管是真懂得欣赏词曲意境的客人,还是半懂不懂附庸风雅的客人,还是那些完全不懂得欣赏的纨绔子弟,每个出得起缠头的人,都会点这首《浣溪沙》。

        不夸张地说,这段时间京城最紫红的歌伎,薛艳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薛艳这样的风头无两,几乎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她夜夜演奏的这首《浣溪沙》,自然也是整个京城,男女老幼,耳熟能详。

        与这首词曲的名动京城相对的,却是它被打上的瓦肆勾栏的烙印。

        尽管这首词是昔日的“神童”,如今皇上跟前正红的太常晏同叔所作。可是,这一事实本身,并没有抬高这首词曲的身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穿越之范家娘子 第96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