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谌怔了下,随即爽朗地笑开来道:“贤弟果然巾帼不让须眉,是为兄小家子气了。正好,我赶了十几日路,肚子里早就没了油水,走,让我见识下贤弟的厨艺。”
李静被魏谌拉着胳膊踉跄了一下,快速调整了步伐,走在前面引路道:“魏兄还是叫我名字就好,前几日,家里为了行了及笄礼,如今,我已换回了女装。”
魏谌顿了下,随即挠了挠头道:“是我糊涂了,静儿不要嫌弃我粗野才好。”
说着,魏谌那晒成古铜色的脸上,又闪过一抹赤红。
李静没有注意到,虽是对那一声颇为亲昵升级的“静儿”有些不适应,但还是笑着为魏谌引路。
红姑乍见到李静身边风尘仆仆的青壮男子,差点儿又拿起扫帚赶人。
待李静介绍过这是她幼时好友,红姑也见过的,节度使家的魏公子时,红姑才放下了手中的扫帚。
不过,在李静吩咐他为魏谌烧水洗漱时,她还是一脸的戒备。
看到红姑对魏谌这样的反应,李静不禁想到她知道了她与朱说私定终身之后的反应,唇畔掠过一抹苦笑,不过,随即,李静的眉心又舒展开来。
她不会为任何人放弃朱说的。
酒足饭饱之后,魏谌跟李静去看了李让。
天气转暖,李让身子虽仍有些病弱,但已不需卧榻。
虽然幼时他对魏谌多半心存嫉妒,不过,多年之后,能够再见,也是欣喜多过其他,连带着,因为李夫人去世而恹恹的精神,也好了许多。
晚上,送走魏谌之后,李让还拉着李静到了他的房间。
李让对李静的感情,仍然停留在幼时,可是,他知道,李静的心里,已经住进了太多人,他既不再是唯一,也不是最重要最亲近的人。
如果他的母亲,能够早些走出早年的阴影,他们兄妹,本来还有一段难得亲近的光阴。可是,这么些年,他和父母一起,疏离了李静,尽管李让心中仍然想要对这个双生妹妹好,李静却已不再需要他的好。
亲手煮上一杯参茶,李让端到李静面前道:“静,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如果李夫人没有去世,李静是想跟朱说一起留在京城的(李静的意识里,晏殊中进士做得是京官,朱说自然也会做京官)。可是,李夫人突然离开,临走之前还那样温柔地待她,亲手为她缝制衣服,梳头穿衣,为她唱童谣哄她入梦,尽管只有短短的一日温柔,她又怎么能就此不管不顾的离开。
“三年之内,我会留在家中为母亲守孝。三年后,没有意外的话,会跟朱希文成亲离家吧。”李静说着,面上露出七分向往,三分不安。
要朱说等她三年,她不知道朱说等不等得了,毕竟,三年之后,她已经二十二岁不说,朱说也是而立之年了。
再怎么家徒四壁,朱说的母亲,能够允许他立业而久不成家吗?
“你真的决定要跟朱兄一起了吗?朱兄虽然满腹经纶,正直耿介,可是,并不见得就是一个适合你的一个体贴的良人。他要入朝为官,身为官员家眷,你会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束缚。”
这是李让第一次正面直接的表达对李静与朱说之间的看法,李静本以为,凭借他们两人之间的交情,李让为帮着朱说说话的。
(bp;神色间添了一分怨怪,李静仍是微笑着看着李让道:“我当然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可是,朱希文答应了我‘一生一世一双人’。你该知道,即便是公主下嫁,驸马即使不敢明目张胆纳妾,也不见得就不会偷偷养人。可是,朱希文说这辈子只有我一个,就是只有我一个。
而且,”说到这里,李静顿了一下,微微失笑,继续道:“虽然我总说我是无神论者,多少,也相信些缘分。我跟朱希文,是在七夕相识的。那么多年,我压在心中不敢说的埋怨之辞,那日,对着初识的他,一股脑地,全都倾倒了出来。跟他在一起,我虽然理智上总是诸多束缚,可是,心里,却很自在舒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