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了,也不再是既博识又无知、想入非非的年轻哲学家了。如
今,他是一个刻苦律己、老成持重、郁郁寡欢的教士,是世
人灵魂的掌管者,是若扎的副主教大人,巴黎主教的第二号
心腹,蒙列里和夏托福两个教区的教长,领导着一百七十四
位乡村本堂神甫。这是一个威严而阴郁的人物。当他双臂交
叉,脑袋低俯在胸前,整个脸只呈现出昂轩的光脑门,威严
显赫,一副沉思的神情,款款从唱诗班部位那些高高尖拱下
走过时,身穿白长袍和礼服的唱诗童子、圣奥古斯丁教堂的
众僧、圣母院的教士们,个个都吓得浑身发抖。
不过,堂·克洛德·弗罗洛并没有放弃做学问,也没有
放弃对弟弟的教育,这是他人生的两件大事。然而,随着时
光的流逝,这两件甜蜜舒心的事情也略杂苦味了。正如保罗
·迪阿克尔1
所言,日久天长,最好的猪油也会变味的。这
&>
&>
&>
1保罗·迪阿克尔(约720—约799),伦巴第历史学家。
个绰号为磨坊的小约翰·弗罗洛,由于所寄养的磨坊环境的
影响,并没有朝着其哥哥克洛德原先为他所确定的方向成长。
长兄指望他成为一个虔诚、温顺、博学、体面的学生,然而
小弟弟却跟幼树似的,辜负了园丁的用心,顽强地硬是朝着
空气和阳光的方向生长。小弟弟茁壮成长,长得枝繁叶茂,郁
郁葱葱,却一味朝向怠惰、无知和放荡的方向发展。这是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