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1 / 2)

+A -A

        完稿子后,自己定了一个标题,《滨海面对百年洪峰》,所有的人一致叫好。

        大家正在发愁用什么图片比较好的时候,陈华突然出现了,拿着一大叠刚冲好的照片,老总一看非常满意,没话可说。第二天报纸一出街后所有的报摊都把滨海都市报的报纸摆在了最上面。在这场新闻仗中,滨海都市报又成功胜出。

        第四章63…64

        &>
6月23日上午社会部的巩信休假回来了,他几乎是以冲的方式奔到了陈利民的办公室。“陈总,华阳市被大水包围,彻底被淹,据说死伤无数,而且听说现在开始传染瘟疫。道路也都冲断了,消息系统全部被切断。我们要不要派人去采访。”

        “你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确实不确实。”

        “老总,你别忘了我也是那个地区的人,我刚从老家休假回来,路上我的车也被阻了,我是一路换车才回到报社的。”

        陈利民考虑了一下,“我们派人去,就算是谣言,我们也可以以辟谣的方式做新闻,帮我通知一下,半个小时后全体开会。”

        陈利民这半个小时也没闲着,到处打探消息,省市的有关领导都不愿意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陈利民认识的所有华阳市的人的电话全都打不通,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话。这更加确信了他的想法。

        半个小时后陈利民出现在会议室里的时候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他胸有成竹的开始讲话。

        “同志们,从我们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华阳市现在已被困在洪水之中,消息全部都断了,那里的新闻需要发出来,那里的人民需要我们。我现在宣布都市报成立抗洪小组,一部分成员直接深入灾区,一部分人员专职负责处理记者传回的稿件。现在需要大家主动报名,因为灾区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而且进去后会不会有危险,有什么危险,会不会危及到生命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们是以新闻为使命的人,最好的新闻人一定会出现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陈利民话一说完,台下立刻乱成一片,有的人很想去,有的人不想去,还有的人认为是不是做这样的新闻太过了,和以前曾经了解到的国内新闻完全不一样。

        巩信第一个站了起来,“我去一线。”

        “理由。”陈利民说话斩钉截铁。

        “一、我刚从那里回来,情况我比较熟;二、那是我的家乡,我为家乡人多做点事是应该的;三、消息是我带回来的,如果不让我去说不过去。”

        下载

        “好,算你一个,还有谁?”

        陈华也站了起来,林枫觉得有些奇怪,平时陈华有点叼而浪荡,但从开始他好像变了,变得很好战,很敬业。“理由一,我们报社现在只有两名摄影,还有一名是女同志,我不去不行。理由二,我拍过洪水,而且公认的拍得比较到位,理由三,我也是那里人。”

        “好,你就是想不去我也会点你的将。还有一个名额谁去。”

        林枫犹豫了一下,突然想到聂真华对他说的话,现在他也算是人家的老公了。可是他觉得这样的新闻太刺激了,百年不遇,如果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可能就不再有了。

        林枫霍的站了起来,“我去。”

        所有的人都以很奇怪的目光看着他。

        陈利民说:“谁都有机会去,但要给我足够的理由让我相信派他去不是错误。”

        林枫理直气壮的说:“也许有人认为我很奇怪,因为我是个文化记者。但你们不要忘了,同时我敢说我也是都市报最好的突发记者,现场反应快,写稿速度快。第二我的理由和陈华一样,我也面对过洪水。第三点也是非派我去不可的理由,因为我的电脑水平在同事里算比较好的,我可以完成发稿的任务,而且在春节我第一个完成异地传稿的任务,同时我还可以兼任摄影,我的摄影水平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比不上任何专业摄影记者,但我可以说是摄影最好的文字记者,关键时刻我是起得了作用的。”

        还没等同事有什么反应,陈利民就先开口了,“你好像刚刚领了结婚证,也算是新婚,这样去我会对不起你太太的。”

        “请您别忘了我们是做新闻的,从我认识我太太第一天起她就知道我的性格了,她会生气,但她会接受。”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林枫的声音虽然很大,但其实他心里对聂真华会不会生气并没有底,他决定等回来再把真相告诉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混在媒体 第24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