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阅读 (7 / 12)

+A -A

        p:收藏破千了,嘎嘎……什么时候让俺推荐也过千就好了!俺会努力更新回报大家的支持。

        山沟气候比外面略微寒冷一些,稻谷只能收割一次,五口人家大概能收割1500斤的谷子,刚好够一年吃的米,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到是能余上一些,来年可以多养些家畜。

        已经很少有人会在冬季种植小卖了,山沟里产量太低,品种也不好,只能用来做些麻黄色的老馒头,还不如直接去镇上去买些精制面粉回来,面食在川内一般都作为早饭来吃,对面粉的需求量远远小于稻谷。

        四五月份的时候种上玉米,七八月份收割,晒干后到了九月份在收割稻谷,把夏天的阳光充分利用了起来。

        玉米的杆子和稻谷的干草都用来生火造饭,现在煤炭金贵了,天天挖煤的村民自己反而烧不起煤炭。就犹如天天修高楼的工人们,很少有买得起房子的时候,房奴的日子并不好过,长达二十年,三十年,等老了,房子说不定都还没挣出来。

        沟里稻谷的种植依然很古老,老传统的办法,先是育苗,然后在人工栽种进水田里,没有抛秧苗之说,气候决定了生长环境。

        稻谷的生长周期长,糯米的周期会稍微短一些,期间要注意除草除虫,灌水,防止害虫啃咬秧苗,也要防止天气太热把秧苗干旱死。

        秧苗的了几个小时,抓了十几只青蛙,等到了夏季,转悠一次,少说也能有几十只。

        把青蛙扔进空间里,清理出一个小鱼塘,让青蛙自然的在里面产卵,他要试着提高小蝌蚪的成活率,一但成功,就能发动村名们跟着养殖。

        野生的青蛙抓来吃或许有心理负担,但家养的就没问题了。

        “无一,等五分钟后你打开电视,看圈圈台。”

        周燕忽然打来电话,让李无一很纳闷,两个月过去了,之前一直都没有消息,这边冷冻产都已经建好了。

        “恩,我一般不看电视。”

        “废话那么多干什么,你看就知道了。”啪,电话瞬间挂掉。

        到也勾起了李无一的好奇心,到了楼上客厅,打开电视,正在播放一个叫舞动奇迹的漏*点节目,火辣的舞姿还真是不错,想到那个冷面女人还喜欢一口,重口味啊。

        不过很快就切换成了广告,“搞什么飞机,打个电话过来,难道就是为了让我看广告?”

        '这个夏季你还在担心上火吗,赶快喝李老吉凉茶吧……怕上火喝李老吉!!!'

        靠了,这不是完全山寨了王老吉吗,连那句经典的'怕上火'也给盗版了,只是王老吉是红瓶装,李老吉是蓝瓶的,其余大小外型都完全一样,广告里面也没有一个明星,不过男女都比较青春靓丽。

        “看见广告了吧,感觉怎么样。”周燕又打来了电话。

        “你都山寨到极限了,还能怎么样,你不会这么快就生产出来了吧。”李无一相当纳闷,这才两个月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村里去种地 第11部分阅读 (7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