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4 / 4)

+A -A

        一直以来,性格上的缺陷,使她在公司里找不到一个可以融进去的圈子。这次在华交会上,知识的欠缺,能力的不足,使她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个业务员。本来她打算,这次回来后,设法向文职方面发展,但是现在看来,做业务不成,做管理人员的希望也落空了。

        人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但是她始终学不会怎样做一个受集体欢迎的人,也无法融入这个集体。在这里,她感觉似有一个无形的枷锁,牢牢套住了自己,使她无法呼吸。

        一星期以后,她不动声色地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向领导递上辞呈,不顾眼镜兄的挽留,也不顾小蒙娜的请求,默默地离开了公司。

        (p:眼镜兄是苏欣职场上遇到的恩师。单位算是有前景的单位,又有这样的人指导,若是坚持下去,定会有不小的收获。但是年轻的我们,没有几个人能驾驭得了自己那颗浮躁不安的心,稍微遇到点挫折就退缩不前。于是,我们对东家失望,对西家抱起希望,希望又带来失望的恶性循环,走了一圈才发现,原来哪里都一样。快要高考了,一定有走在就业边缘的书友吧?奉劝你们,在求职的道路上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你成功的精神源泉。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胜利就在眼前!)

        第六章重返甬城(1)

        (感谢娃娃、素手种莲、蜂愁蝶恨的打赏!感谢《川军抗战》、《江东周郎》的鼎力支持!感谢耕夫大姐的票票鼓励!r!)

        离开公司,下一站往哪里去?这个问题她离职以前就考虑好了。

        久闻宁波是个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城市,机遇颇多。她来南方的第一天,就喜欢上那个城市。来到宁海,实属无奈。如果离职,她自然是要重返甬城,一切从头再来。

        做出这个决定后,周化楠很替她高兴,因为她们终于又可以在一起了。

        但是重返甬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先找个落脚的地方。

        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三个人中对这个城市最为熟悉的黄家辉头上。

        黄家辉权衡再三,觉得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什么时候找到,是个未知数;将来的工作地所在何处,尚未可知,所以在找到单位前,只能给她先找个临时住所。

        按照苏欣的要求;房子的租金要便宜,离人才市场不能太远,另外安全必须有保障。黄家辉综合她的要求,最终从街头散发的传单上,发现了一家可以落脚的地方。

        周化楠离开宁海前,曾跟苏欣说,她别的本事没有,这一生就认准教师这个行业了。果然,回到宁波,她又不失时机地应聘到一所民办小学教书。这让苏欣很佩服。虽然不是什么好单位,而且仍是一天到晚跟一群孩子打交道,起码,周化楠还有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而自己,连目标都没有。

        拖着行李从宁海赶到甬城,因为周化楠刚刚应聘到学校,不方便请假外出,所以这次接站的依然是黄家辉。

        黄家辉按照传单上的地点,很负责地把苏欣送至找好的落脚点。

        这是一个专门接待外来求职大学生的公寓。设施极为简陋。经营者是一对二十多岁年纪的兄弟。

        一楼十来个平方的大厅里,进门左侧摆放着一张黑色皮沙发,沙发前面,是一张长方形玻璃茶几。右手靠墙摆放的是一个书报架,上面挂着各种各样的报纸。紧挨着沙发,是一张接待桌,桌后是简单的一张椅子和一台饮水机。这里就算是公寓老板办公的地方了。

        公寓要求入住者必须凭借大学毕业证登记,住宿费用一天只要十块钱。虽然房间里提供的是上下铺的架子床,一个房间里住六个人,但是大家都是刚刚出来找工作的大学生,只要晚上能有个睡觉的地方,也没有过高的要求。

        在老板的带领下,黄家辉陪着苏欣里里外外参观了一下,说,怎么样?符合你的标准吧?

        这么便宜的租金,合住的都是些有文化有修养的高素质人才,还有什么可挑剔的?苏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