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哲的运气比那个倒霉的驾驶员好些,最终凭特征和车牌号追上了那辆灰狗大巴。但是距离边境还有近20公里时,油表的指针垂了下来,指在零的位置。
好不容易追上灰狗,又碰上没油的窘境。
指示“美国”的路牌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表明边境已经不远,凭他的多年驾车经验,知道即便油表为零,油管中的油仍够行使20公里,应该能开进美国。而且油站在入境前不会再出现了,曲哲也只能冒一次险。
跟大巴进的美国海关是水牛城,曲哲第一次从那里过。那天又是一个节假日的最后一天,许多人开车回美国,车在海关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桥上,居高临下时曲哲看了看,哇,那蜿蜒曲折的车阵一条就足足有三公里,汽车队伍共有五六条!
曲哲跟了一路的灰狗,这时转了个弯,径自进了大巴专用线,向边境海关开去。曲哲知道上大巴专用线是要付巨额罚款的,又是在海关,拦住曲哲不让过都有可能。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灰狗离曲哲远去,心里懊丧不已:白白地跟了一路,没想到在海关前被甩掉了!
三公里的队让曲哲排了两个小时!比交费站慢多了。车停停走走,队伍像蜗牛般蠕动,油箱的汽油一点点枯竭,鬼知道能不能熬过海关,曲哲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时车队的前进速度比常人散步还慢,停的时间比走的时间长。曲哲心想,下来推车走都能赶上车的速度。在北京时,京城大厦前常常停一排排的出租车,活儿少的时候移动缓慢,司机就将车熄火,打开前门,左手推车门,右手推方向盘并控制方向,一个人就能将车直直地推走。如果几个出租司机同时推各自的车,排队前行,那架势就像旧社会长江边的排成一列拉船的纤夫,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虹※桥※书※吧※bp;第35节:通过海关
毕竟在发达的国家,曲哲真的下车推的话,肯定被当成耍猴的。富有同情心的加拿大人还可能建议用他的车顶曲哲的车走,那样就不会太引人注目。不过曲哲还没到那个地步。
曲哲心里想,比着火一步一挪,熄火等待、移动时再点火开车或许更节省油。于是他停一次熄一次火,反正加拿大人没人加塞儿,就那么挨着。下坡时他让车自己往下滑。
其实下坡时熄火下滑是危险的事,刹车会失灵,车控制不住,就会出事故,只是坡不大,前面有车顶着,他还搂着手闸,觉得不会有大问题。
等曲哲终于熬到海关,接受盘查后,一头大汗冲进海关大厅找她们母女时,那辆大巴车上的几十名乘客早检查完毕,已经开走了。
曲哲入境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油站,加完油他长长出了一口气,拍拍那辆福特车:
“你真没让我丢脸。”
随后在寻找去纽约的路途中,他瞎猫碰死耗子一般,经过灰狗在水牛城的车站,曲哲跟踪几小时后来被甩掉的那辆宝贝灰狗居然在那里,正开出站台。
真不愧是一家人,在美国大街上都能碰上。透过车窗,曲哲看见唯唯正起劲地向他摇晃着小手,妈妈一脸欢笑,曲哲知道赌注成功了!
到家时,杭湛告诉曲哲,她们母女二人进关后果然又被盘问。美国移民局官员开始不肯承认上次居留期限给短了。幸好她有了经验,又事先和曲哲演练多次。她向移民局官员解释自己所持有签证的居留权合法,也巧妙地提及他们上次犯的愚蠢错误。
那个移民官咨询上级后,知道应该给一个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盖章之前很不甘心地问了杭湛最后一个问题:
“你们是家属签证,签证的主申请人就是你丈夫现在在哪里?”
这个问题正中下怀,杭湛用手指指海关外潮水般涌过来的车队:
“就在那里,我已经认不出他车在哪儿了。”
移民官盖上一个长期居留的章,摆摆手,让她们走了。
茫茫车海,他知道找不着曲哲,根本无法对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