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 / 4)

+A -A

        到底因为什么?

        老人跟在她身后说:说是印错了一本什么书,好端端的厂子就全给封了,人也抓走了,咋这大的罪过呢?那老板多好的一个人啊,好人咋没好报呢?

        苏北没有再和老人说什么,她只知道一件事情,那明伦不能呆在拘留所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禁不住这样的打击,得赶快找个人疏通关系,找谁呢?在市谁有可能她可以说进去话呢?

        苏北的车在返回市区的路上疾驶着。

        第三部分第九章(1)

        那明伦躺在拘留所窄窄的长条椅上,看着黑漆漆的天花板,想闭会儿眼睛,脑子却怎么也静不下来。

        身陷囹圄。那明伦曾经为自己设计过许多结局,偏偏没有想到会落到这步田地。

        从事印刷行业五、六年了,那明伦已经非常清楚了这个行业的规矩,所有的行为都应该遵从一个法字,承接的业务,无论利润多么丰厚,只要有一点手续不健全,那明伦都不接。周围几个原来经营不错的印刷厂都是因为承接了非法印刷品,有的被没收了营业执照,有的被罚得倾家荡产。在早期的个体印刷厂中,这种投机行为是普遍现象,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法和著作权法的颁布,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再有这种投机心理无疑是玩火自焚,那明伦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

        如果,当时自己不在医院,或者,自己当初坚持回绝,不考虑老汤的面子,再或者,自己不看错人,不那么相信小催,从医院回来马上检查所有的业务手续,还会发生这种事情吗?

        说到底自己都逃脱不了干系,谁让自己是法人代表呢?

        事情来得那么突然,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回想起白天的情景,那明伦紧紧地抱住了头。

        当他冲进自己的办公室,一眼就看见屋里坐满了迄今为止他所见到的市主管印刷行业的所有一把手,副手小催脸色惨白,额上挂着汗珠。那明伦刚一进来,市文化局文化市场科科长就把他按在了椅子上,这个平时见面常打哈哈,逢年过节那明伦没少拜过的,酒桌上曾亲热得称兄道弟的男人,扳着的脸阴沉得像锅底:

        那明伦,你看看你惹的娄子?给领导们找多大事?赶紧交代你和那个姓汤的是怎么合伙出版《传》的?不许隐瞒,实话是说。

        (bp;那明伦说:我没记得印过这本书啊?小催,他们是不是搞错了?

        小催支唔地说:厂长,前些天,您陪业务户出去那些天里,老汤找到厂子里,我给您打电话您同意印的那本书。

        那明伦皱着眉想了想:是有这么回事,但是你没有跟我说书名,咱的印刷手续呢?拿出来给领导们过过目。

        小催的语调已经带了哭音:厂长,老汤他没给准印证,他当时应的过几天给咱们补,可是书都拉走了,他也没提这个碴儿,我电话追了他好几回,他都推辞说他会和您联系,让我别管这个事了。我以为他真和您说了,想等您从上海回来再和您核实这件事情,没想到老汤让人告发了,他交代说是咱们印的这批书。

        那明伦气得直拍桌子:你怎么这么混蛋啊?他说出大天来,没准印证书也不能让他拉走啊?你找不到我,电话里为什么不和我说?

        小催普通跪下了:厂长,我对不起您,那天老汤拉书来,非要请客,结果他们把我灌醉了,我不记得当时怎么回事了,第二天早晨我发现他们把书连夜运走了,就一直追老汤的准印证,我以为那本书是宣传领导的,不会出什么大事,谁想到给您惹这么大的祸,您打我吧,都是我的错。

        说什么都已经无济于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爱入膏肓 第23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