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众会合,共同攻打秦军的这个后备粮仓之一的昌邑。由于前面的几座城池,刘邦都非常轻松地拿了下来,所以在攻打昌邑之前,他一直抱着种非常乐观的想法,认为只要舍得多付些代价,昌邑也可一鼓而克。但是现实很快让他清醒过来,三日的强攻,兵卒损失近万,但是昌邑还是牢不可破。攻城之战,十则围之,向来攻方消耗远远大于坚守的一方,如今面对着城内的近万守军,刘邦终于意识到强攻无法达到目的了。但一味的围困也不行,昌邑是个粮仓,城内粮秣充裕,真要把昌邑围死,非得要大半年的时间,而如今的局势瞬息万变,又哪里容得他在这里耗上这么久。正在踌躇间,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自安阳传来,项羽把宋义杀了。这之前我一直令人留意着安阳的消息,但长达四十多天的时间里,安阳却一直风平浪静,而项羽这个火躁的家伙在范增的安抚之下居然也没有跳出来生事。我始终记不情项羽究竟是什么时候杀的宋义,于是在这种漫长的等待中竟感到有些惶惑,害怕因为自己的到来会改变了历史。如果项羽没有杀宋义,那么巨鹿之战又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还好,或许因为我介入历史还不算太深,或许宋义之死是无法改变的宿命,在四十多天之后,项羽终于把宋义一刀杀了。在其后送来的更详细的情报中则显示,在此前的这些天里,项羽的隐忍不发并非是真的心甘情愿,而是为了杀宋义的行为寻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这个借口并不很难找到,宋义在安阳停兵多日,军中将领早已议论纷纷,颇有怨言。当初从彭城带出的粮草已消耗大半,一时半会儿新的粮草还接济不上,军需官又弄不清究竟要在安阳呆多少天,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将士兵的口粮扣减了一部分。扣粮的行为在军中从来都是大忌,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行之,但宋义不知为什么竟默许了扣粮的举动。再加上已近深秋,军士的冬衣也未及时更换。又冷又饿之下,一股巨大的不满和愤怒开始在北征军内部暗暗酝酿着。以范增的智慧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军心的变化,他只需为项羽寻找一个完美的时机而已。宋义之子宋襄即将赴齐国为相,与齐使高陵君同行。宋义可能一来是为了表示对齐国大王的感谢,二来也舍不得儿子,便一直留高陵君在安阳盘桓,直到齐国发使来催,方才送他们上路。这一送就送到了无盐,并在无盐设下了酒宴,直喝到天将大亮方才散席。宋襄东去,而宋义则自回安阳。事也凑巧,宋义送子的那夜,安阳大雨。秋雨寒风,直冻得二十万将士瑟瑟发抖。这时,不知从何处传出宋义上将军送子设宴的消息,军中那种久蓄的不满和愤怒终于爆发了。甚至一名小兵都敢指着宋义的大帐骂娘,而低级军官们却冷眼旁观,沉默不已,任由这种行为在整个军中蔓延。--------------推荐大家一本我超喜欢的书:《唐朝好男人》,多一半,65254
七八章形势
(下载小说到云轩阁bp;这支北征军的主力仍然是项家军,那些项家出身的将领对空降而来做了他们主帅的宋义原就有不满,见了这等状况,哪还有不添油加火的,逢人便道:“这大冷的天,我们还不是为了救援巨鹿才发兵的,如果却在安阳呆了这么多天,如今粮草都快吃没了,二十万军队莫非要饿死在这里?武信君死后,大王把举国之兵都交给了宋义,如今他只顾着为自己的儿子谋前程,却置国家大业于一边,就这种人,也能当得楚国上将军?”更有甚者,索性凑在一处猜测着宋义是否与齐国有什么超友谊的关系,想那宋襄不过是一更有意义。可尽管不理解,只要是我吩咐的,他也还是认认真真的去做。在去砀郡前,他将手头相当一部分的事务交给了那几个还算不上出师的孩子,又把那几个人亲手交给了我。知道我其实不耐烦庶务,在离开后,也仍是不放心,几乎每日一封的往回传信,提醒我一些该注意的细小事项。这次借救援之机到昌邑之后,见我未开口让他回去,他便也不提,只一声不吭的守在我身边。直到队伍开往栗县了,想是疑虑我还会让他回砀郡,这才赶上来问了这句话。---------------p:风华爵士新著《中国龙组》隆重推出:一群神秘的异能战士,战斗在黑暗领域中的王者,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屏障和金盾。链结::///bp;七九章高阳
然而他却是多虑了。虽然我一时摸不准刘邦的心思,但此时再将审食其放去砀郡却是徒惹猜嫌。沉吟了一会,轻叹了一声,道:“算了,你还是跟在我身边吧,至于砀郡那边,找个靠得住的人去。”“是。”审食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