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其淡淡的道。“病了?”范目那么强壮的一个男人,怎么可能转眼间就病到不能见人的程度,可能是心中另有盘算吧。想想竞买那日他对十一娘的关照,实在不输于嫡亲的妹妹,只怕他内心也不愿意十一娘嫁给个岁数老大的刘邦,就算对方贵为汉王。“就算病了,这事也躲不过去吧。”我点头道,“让萧何他们操心去,咱们的人用不着插手,就算碰上了这位范十一娘,也让他们装着不知道。”这孩子既然有勇气逃婚,我虽不能明着站出来支持,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是做得到的。逃婚的事遮遮掩掩的闹腾了好些日子,由于始终没有找到这位十一娘的人影,所以萧何和范目不得不坐下来商议如何善后。范目自然也不能再病了,得打点精神和绝对不肯吃亏的萧何谈判。这两个骨子里都有些狡猾的人具体谈了什么我不是很清楚,但结果是范家用另一名旁系的女孩顶替了十一娘,同时抽调了近万名的精壮族人加入了汉军,并愿意游说巴人的其它几大姓氏全力支持汉军。巴人素来有训练族军的传统,这一万名巴人便是范氏的族军,属于那种来之能战的精兵,加上他们惯于在山路行军,大大弥补了汉军不惯于在巴蜀山区作战的弱点,让萧何也满意得说不出什么了。于是一桩逃婚的闹剧在双方的妥协与谅解中终于划上句号,十一娘现在究竟在哪里,已经没有多少人关心了,重要的是,汉军和范家的利益都没有得到太大的损失,范家虽然看起来吃了点亏,但却更加拉近与刘邦之间的关系,从此范家在南郑将并不仅仅以首富的身份存在,而是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一股强大势力。……这次刘邦一共要纳四名滕妃,除了早就有实无名的赵姬和范家女子之外,还有一名就是南郑徐家那名十四岁的少女,还有一名女子姓吴,是当地一个儒生的女儿,家境虽不豪阔,但其父亲在南郑读书人中相当有声望,所以吴姬嫁进刘家,也显示着刘邦对巴蜀汉中的读书人一种变相的笼络。汉王宫已经部分落成,正式纳妃那天,刘邦破例在众人面前牵着我的手,一同缓步登上了那座三级高台的大殿,在正中坐下。虽然刘邦平日和军中兄弟们在一起常常也没个形象,但今日纳妃非比寻常,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宣布着刘邦这个汉王在汉中南郑立住了脚跟,所以殿中一片肃穆,只有礼仪官大声唱着一道道程序,我微微转头看了刘邦一眼,看见他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四名滕妃盛装上场,走在最前面的是范姬,其次是徐姬和吴姬,赵姬虽然跟着刘邦时间最长,但却也最不重要,所以走在最后面。刘邦还是没什么表情,只微微点了点头,礼仪官遂令侍人端上四个檀香盘,每个里面都放着一柄玉如意。由王后将这四柄如意一一赐给这四名滕妃,再宣读一遍册封王妃的王旨,大殿里的仪式就算告一段落了。我缓缓伸出手去,握住其中一柄如意,只觉如意的玉质沁凉入骨,手不禁微微顿了一下,才慢慢拿起,放在了范姬俯身高抬的双手上。“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希望妹妹能够为本后分忧,多多照拂汉王,善尽妾妃之责。”我语调平淡地说道。“是。”范姬低声应喏,她看上去就比十一娘更加温驯,看来范家人是有了前车之鉴,着意挑了一个听话的送进宫来。接着是徐姬、吴姬和赵姬,相似的一柄如意和相同的一句话。待赵姬也退到了一边,我又转头看了看刘邦,只见他的目光在这四名女子的身上扫了扫,然后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丝我不太懂的情绪。……赵姬已经正式成为了刘邦的滕妃,自然不可能再到我这里来执婢子之事,而思红、思玉两人现在更多的是跟着秀儿和如意,所以我身边一时只剩下琼莹和琼英两个双胞胎姐妹。今日刘邦纳妃,宫里宫外一片热闹,倒显得我这里寂静得很,琼莹半蹲在门前,用蕉扇小心的扇着一只小泥炉的火苗。炉上座着一只陶壶,里面煮着准备给我泡茶的开水。而琼英静静立在我身边,一动也不动,像是一尊玉雕的美人。和这姐妹俩相处长了,才觉出她们的不同,琼莹活泼些,而琼英却更加稳重,日常琼莹做错什么事,也都是琼英替她补救,虽是双胞胎,琼英却像是比琼莹大了好几岁一般。琼莹端着茶盏小心的走了上来,放在案几上,倒又悄悄的退到了一边站着。茶香浓郁,我不由精神一振,笑着看了看琼莹,道:“七夜最近可来找过你?”琼莹原本就被炉火熏得微红的脸庞愈加的红了,低声道:“没有。”“七夜岁数也不小了,”我淡淡地道:“如今宫中反正在办喜事,趁着这股喜气,把你和七夜的事办了也好。”琼莹似乎有些又惊又喜,低头拈着衣带,只是不吭声。我沉吟了一下,道:“还有你那些宫里的姐妹,这段日子我也要留心替她们找个好归宿,军中有前途的将军不少,虽然基本上都有家小,却大多丢在关外没带进蜀中,她们嫁过去也不会太委屈。”又抬头看了看默然无语的琼英,道:“琼英,到时我也为你精挑细选个好夫婿,必不会比七夜差的。”琼英脸上终于有表情,她扑嗵一声跪拜于地,低声道:“王后不必为小女操心,小女愿侍奉王后身边,终身不嫁。”我微微有些诧异,道:“这是为何,琼英,你小小年纪,怎的说出这种绝决的话来。”琼英却只是磕首于地,道:“求王后恩准,让小女一生侍奉于王后身边。”我沉吟了一下,道:“这事咱们先不提,你回去再想想,不要一时意气就断送了一生的幸福。”顿了顿,又道:“琼英,你替我去看看如意和秀儿睡了没有,今晚宫里热闹得很,我怕他们只顾看热闹不肯睡觉,明日又耽误了早课。”“是。”琼英见我不再提这事,便喏了一声,起身退了出去。“你姐姐这是怎么回事?”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我才回头问琼莹。她们从秦皇宫那种地方出来,最大的梦想莫过于找个终身之靠,如今却作出这种姿态,想必其中有什么缘故。琼莹憋了一会儿,终于也扑嗵一声跪倒在地,道:“请王后别为我姐姐操心了,她……她心里已经有人了。”我楞了一下,突然觉得有点好笑,范十一娘逃婚在前,琼英似乎又有一个暗中的情人在后,这些女子怎么突然都有点超越时代的精神了?——————————————————女频重新开站,版面焕然一新,很是好看。大家不妨都去捧捧场,看个新鲜啦。
一四六章派对
“是什么样的人?”我问。琼莹想了想,道:“婢女听姐姐含糊地提过一两次,似乎是军中的一名连敖。”连敖是军中的事务小吏,也不过是负责往来官吏的接待,类似于民间的驿吏。可驿吏好歹还常有些油水可捞,虽然地位卑微,但日子过得却还滋润,但军中的连敖受军法约束,接待的都是比自己官阶高许多的将官,只能伏微作小,终日忍气吞声。在军队这个系统里,能上场打仗,立下战功的才可能会有拔擢的前途,要是任了连敖这种和战场没什么关系的吏职,想再要出人头地,只怕是难于登天。琼英稳重大方,在我生平所见女子中也算是少见的了,原想着替她找一名军中青年俊杰相配,将来就算做一名将军夫人也不难,哪知她竟私下喜欢了一名军中的小吏。想来琼英是揣摩到我的心思,所以宁可终身不嫁,也不愿嫁给我指配的人选。看了一眼琼莹仰头望向我的脸庞,满都是乞求和惊惶,不禁叹了口气,道:“好,我知道了,你放心,我既能成全你和七夜的事,自然也不会为难琼英。嗯,改日有时间我倒要去看看这个小小的连敖,到底有什么本事居然能把我们琼英的心给勾走。”自古女子爱英雄,琼英对那些军中已小有名声的青年将领毫不动心,却偏偏喜欢了一名低级小吏,想必这个连敖有些过人之处。说话间,琼英已经转了回来,琼莹忙起身站起,依旧立在我的身后。听琼英回禀,秀儿和如意倒还好,秀儿已经有些懂事,知道父亲今日又娶了新夫人,所以有点闷闷不乐的样子,很早就睡了。如意还小,只觉得热闹好玩,加上刘邦宫中摆了小宴,和军中的那些老兄弟在一处喝酒耍闹,连如意这里也多了不少好吃的,更让他兴奋欢喜,思玉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哄上了床榻休息。我点点头,道:“时辰不早,你们姐妹俩也先下去歇着吧,不用在这里侍侯了。”琼英和琼莹也跟了我一段日子,知道我有时喜欢一个人清静,便喏了一声,悄悄退了下去。屋内愈发寂静了。独自在铜灯下翻看着几份竹简,四周虽静心里却不静,怔仲了片刻,终于丢下手中的简犊,走到窗前,推开了窗棂。远处隐隐有鼓乐之声悠悠传来。我淡笑了一下,刘邦今日小登科,此刻的心情想必好得很呢。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多少伤心难过,是早已经对他失望了吗?所以根本无所谓,还是,因为早就对今日预想过了无数次,所以事到临头便有些麻木了?究竟是什么,自己也有些糊涂,向幽暗的夜色中看去,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那个范十一娘此刻不知在哪里,那样一个女孩子,那么勇敢的逃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有琼莹,宁可不嫁,也不肯妥协。相比起来,我,是不是太过于无原则了?我那时嫁给刘邦,虽然是不愿再让父母伤心,可内心深处何尝没有认命的想法呢。因为我是吕雉,所以我认命了。可时到今日,自问内心,我难道就没有过一丝丝的后悔?也许我也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完全不同的生活,不再卷进这轰轰烈烈的时代大潮里,只是做做小生意,赚点小钱,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也会比现在快乐得多。也许我也能找到一个真心喜欢的男人,和他恩恩爱爱的共渡一生,虽然在我看来,这个时代能够容忍我的男人恐怕连一只手掌也数不到。但至少可能会有希望,而不必像现在这样,明知道未来的残忍,却还得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一个人,这么寂寞的走下去。……刘邦纳妃之后,依旧每日都来我这里坐坐谈谈,只是留宿的越来越少。也难怪,新纳的几个滕妃年青貌美,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呢。每次离开时,他都似乎微有歉意的看看我,而我则总是含笑将他送出屋,看着他的身影走远,才回身令琼英关门落锁。或许是美人在怀的缘故,这些日子刘邦很少管政事,他所居的殿中常常大白天的就竹管繁弦鸣响,歌舞之声暄天。听说新纳的吴姬歌喉极好,且工诗赋,是一名才女,而赵姬原本出身秦宫,舞技超卓,极得刘邦的宠爱。至于徐姬和范姬,一个年纪尚幼,一个毕竟还是巴人,在邀宠方面总是弱了一点,常常只是陪衬而已,不过她二人家世不俗,刘邦倒也并不冷落她们。自出生以来,刘邦何曾有过如此美妙的生活,迷迷糊糊的不愿从这场春梦中清醒过来也是正常。但萧何他们可就有些受不了了,巴蜀政权毕竟初建,多少决策都需要刘邦最后拍板,结果这位老大一头扎进了美人窝里不肯出来,延误了事情事小,只怕长此下去,军心都要涣散了。若他还是咸阳的那位沛公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