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2 / 5)

+A -A

        楼下原来住的是一对儿退休老教师,儿子大学毕业后出国听说赚了不少钱,就给父母在别处买了套新房,搬走都有两、三个月了。

        那对老夫妻搬走时,把“卖房”两个字贴在他家窗子的玻璃上,下面还留了联系电话。

        半个月前,听到楼下有装修的声音,我曾经想过:看来,楼下的房子卖出去了,也不知道新搬来的邻居是做什么工作的。

        想想,又觉得好笑:管他是干什么的呢,和我有关系么?

        虽然住的是教师楼,大家在一个系统工作,不过,平时并没有什么往来,见了面,也只是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至于新搬进来的邻居,不过是些住的最近的陌生人而已,互相之间见了面连点头都免了。

        刚搬楼时,我对这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毗邻而居,对门相望,“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邻里关系很不习惯,也很怀念过去住在平房时邻居之间那种和睦、温馨的氛围。

        应该说,楼下这户新邻居还挺懂规矩的,装修时间基本上都是选在我们上班以后进行。

        上个双休日,小姑子卓思上班,我就去了婆婆家,所以,也没觉得装修的声音有多吵。

        可是今天情况不同了,我特别想再睡一会儿,但楼下装修的声音就像在自己身边发出来的一样,感觉特别清晰。

        我用被子把头蒙上,想阻断这刺耳的噪音,却根本无济于事,电锯、电钻和榔头敲打东西的声音不绝于耳,让我苦不堪言,吵的我都快疯了!

        无奈,我只好爬起来。

        屋子里很冷清,卓良大概还在睡懒觉,我挺佩服他的,这么大的噪音,他居然还能睡得着。

        我不想在家里忍受噪音的折磨,就去了婆婆家。

        临近元旦了,卓思工作忙,我想去帮婆婆干点活儿。

        大约又过了半个月左右,周五晚上,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说是楼下新搬来的邻居,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看上去人还挺精明的,只是,我怎么就觉得他那么眼熟呢,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他进门之后,先是一顿道歉,说最近家里装修,搞的邻居都没休息好,很对不起大家。

        接着,又说了一大堆的感谢话,感谢邻居在他们家装修时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最后才切入主题:为了表达自己道歉和感谢的诚意,也为了今后邻里之间能和睦相处,明天中午,请住在这个单元的所有邻居到饭店吃顿饭,并且说了饭店的名字。

        还特别强调,就是单纯的请客,没别的意思,请大家别多想,也别有什么负担,除了男、女主人外,孩子和老人尽量都带去,借此机会,互相认识一下,以后万一有点什么事儿也好有个照应。

        言外之意,就是只接受大家的祝福,不接受其它的任何表示。

        感觉这个新邻居挺有意思,反正周六也没什么安排,不如借此机会,出去和邻居沟通、交流一下。

        第二天上午,我把换下来的衣服扔在洗衣机里,趁洗衣机工作时又简单收拾了一下屋子,然后对卓良说:“你自己先去吧,我接了杨杨再去。”

        “行!”卓良应了一声,继续在电脑上玩游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婚路坎坷 第17章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