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嫌弃吧?这些东西比你们城里好。你们城里吃的鸡呀,鸭呀,鱼呀,还有猪肉,听说都是饲料里加什么……添加剂……催肥剂喂出来的,说是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城里的娃儿都长得胖,成熟得早。不像我乡下的这些东西,都是喂谷子喂草长出的,没有污染,没有什么副作用。电视里都在说,叫什么环保食品……还叫什么来着?”
“还叫绿色食品。”小马笑了。
“对,绿色食品。人老了,瞧我这记性!”楚大妈接着又拍了拍脑袋说道:“哎呀!几点了?光顾说话,涝糟蛋也忘了给你煮。”
石维民看了一下手机说:“还早呢。才十点半。”
“也该做午饭了。怎么楚成和文秀赶场还没回来?他们说最多一个小时就要回来的。”楚大娘说完焦急地望着门外。
“妈,我们回来了。”楚成和文秀提着两个手提袋进了屋。
“楚成,文秀,你们看谁来了?”楚大妈乐滋滋地喊着,然后进了厨房。
夫妻俩刚放下袋子,一抬头突然看见石维民和小马坐在桌子边,一阵惊喜。“哎呀,石市长,哪一阵风突然把你吹过来了?什么时候到家的?”楚成非常高兴。
三人刚热情地聊了几句,楚大妈从厨房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涝糟蛋走了出来,又安排儿子儿媳捉鱼杀鸭来。小马一听要捉鱼,来了兴趣,也跟了去。
“楚妈,您千万不要太麻烦。饭菜一定要简单。”
“都是现成的东西,有什么麻烦?请都请不来呢。你安安心心地看电视,饭一会就好。我忙去了,大妈还有许多话等吃饭时再和你聊呢。”楚大妈又进了厨房。
客厅里只剩下石维民,他满怀喜悦的心情由衷地感叹着:变化真大呀!变化真大呀!才一年多时间,却似换了一个人间。
前年这里还是穷得出了名,农民的负担每人每年高达三百多元,乡镇干部和乡村教师工资拖欠一年又一年,农业提留款无法收,中央下拨的支援革命老区的扶贫款也被扣压。乡镇干部无奈下村下社催收提留款时,采取了一些过火的行为,导致村民为抗交而集体上访事件。他们联名上告省政府,党中央和国务院。引起了县以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市都派出工作组深入凤林乡进行了调查和处理。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紧急通知,省市采取了过硬的措施,广大农民欢欣鼓舞,笑逐眼开。
石维民踱到正墙边,看那墙上贴着的几幅新年画和奖状。那墙上的年画有计划生育的,还有五谷丰登的和松鹤长寿图等,衬托出浓浓欢乐的农家气息。挂着的三张奖状,一张是乡上奖的《文明之家》,另一张《计划生育先进个人》也是乡上奖的,还有一个特别精致的奖牌,是北河县委奖给楚成的《模范党支部书记》。石维民会心地笑了:楚大哥还真不简单,怪不得凤凰村这一两年变化这么大。
楚成杀完鸭,捉了鱼,洗洗手进了屋,“石市长,怎么不看电视?乡下就这个样,一个人呆在屋里有点冷清吧?”
“哪里话?我难得有这样的清静呢。楚大哥不简单哪,都当上模范书记了。”
楚大妈端着两盘菜走进来说:“他有多大能耐?不过就是吃得苦,没有什么私心。要不是党的政策好,社会主义好,大家齐心干,他小子一个人能蹦跳出个啥?楚成,你还不拿酒洗几个杯子,先陪石书记和小马喝几盅。”
石维民说:“不急,再等一会,大家一起吃吧。”
楚成拿着一瓶白酒和五个酒杯放桌上倒上酒,“来,我们边喝边聊。”
“楚大哥,现在每个村民一年的农业提留款有多少?”
“六七十元吧。大家都能承受。”
“这个数字不算高。国务院和省上原来拨下来的扶贫款,后来兑现没有?”
“全部补发了,一分不少。”
石维民欣喜地说:“早就应该这样。马上国家就要免去农业税了。”
婆媳俩又端着两大盘菜,然后一起坐下,石维民依次给楚大妈一家人各敬了一杯酒。
楚成说:“来,石市长,我和文秀一起敬你一杯。感谢你为我们农民说了真话,更感谢你当年救了我们的女儿。”石维民说:“那是我们应该做的。”
“大嫂,女儿工作了,你们一家子抽个空到泰平玩几天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