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跟姐姐一样好,所以我就把她们当朋友啊”
大哥听后并没有象其他人一样对我说什么规矩礼教(某:妈妈看上的人一定是与众不同啊~~~~~~宝宝:…………),而是微笑着望着我说:”这样啊,那玉儿为什么不来找哥哥呢?哥哥什么公事,清闲的很,而且玉儿也上学了,以后有什么不懂得地方都可以来找我啊”
我听了以后很是兴奋,忙不迭的点头。现在整天在贾母和那些丫头婆子面前装天真我都快闷死了,找个地方好好清净一下也不错,而且这个贾珠可真的是个博学多才得人啊,有好几次都听父亲说要不是他身子弱,他自己又不热中功名,早就高居庙堂之中了。
(bp;想到这不禁有些黯然,原著中他可是不到20便夭折了,现在离那时也不过短短2、3年了……不过,想到几年前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二人的话我的眼睛又亮了起来,对啊!既然他们都说了历史会改变,那,哥哥会不会一直活下去呢?
我看了看他消瘦的脸,想起那本《天道自然》中好象也有一篇‘医经’的,只是以前没怎么在意,心中不禁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要好好看看,一定不能让哥哥死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学里,哥哥帮我交了束修便走了。
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打量这古代的私塾。这间房子大概有现代的2、3间教室那么大,装饰的很有学术气氛。学生们的书桌按顺序摆放在两边,中间留一条宽宽的道以便夫子巡视。房子的正前方是夫子的座位,墙上挂着孔老夫子的画像(貌似,有点丑……),不仅如此,各个墙壁的四周也都挂着些名家作品。
可能是我来得比较早,学中的人还不是很多,而且都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论些什么,还不时的向这边瞥上一眼,我看看自己,石青对襟翻毛皮马褂,浅湖色缎的下摆,马鞍形领掩颊护面,上面绣着一小圈白狐的毛发,头发都辫了起来,额上一跟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的抹额……很正常啊,他们看什么?再望去,他们却都已经在温书了,正想着,忽听一道清朗的声音道:
“这不是宝二叔吗?”
我寻声望去,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年轻公子,穿着一身天蓝色的长袍,形容俊俏、举止风流,眼角微微上挑,嘴角也弯着,笑的很让人舒心,原来不是别人,这是宁国府贾珍的儿子贾容。
我笑着回道:“别叫什么宝二叔了,我的年纪还没你的大呢,以后长辈不在时叫我宝玉就可以了”。他笑着应了。
我又见他身后站着一个年约6、7岁的小童,粉雕玉琢的很是可爱,只是好象有些羞涩得样子,正是贾蔷。
我向他招招手,问道:“蔷儿也来上学吗”
他点点头,回道:“是啊,可是蔷儿不如宝哥哥聪明,害怕学不好”说着小脸就皱在了一起。我看着他那可爱得样子,身体的细胞蠢蠢欲动,最受不了可爱的东西拉,便一把拉过他,便出言安慰一边大吃豆腐。
恩,这小孩子的皮肤就是好啊,滑滑嫩嫩的(某:其实你的皮肤更好~~~~~~~~~~),正心中偷乐时,瞥见一边贾蓉忍笑的表情,忙摆好身资,作出一副好哥哥的样子。
这时,只见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了,贾蔷贾蓉二人也忙回到位置上安安稳稳的背书,抬头一看,正位上已坐了一位年长的老者,须发皆白,一副饱学之士得样子,却是贾代儒来了。
七上呀吗上学堂
(bp;贾代儒先是提问了几个学生背书,因为这学中的多是本族弟子与亲戚家的子孙,所以未免有些龙蛇混杂。有的人通篇都背的流畅,这时贾代儒就会点头微笑,更多的却是支支呜呜,半天跑不出一个字来,这时,贾代儒就会毫不留情的将戒尺伸向他们的手掌,直到他们的手都肿的老高才肯罢休,连在一旁看着的我都有些害怕起来。
轮到贾蓉的时候他很流利的便背了下来,那副自信的神情惹的好几个学生不忿,到是轮到蔷儿的时候有些疙瘩,不过也算是背了下来,没有挨戒尺打。
过了一会儿,贾代儒便转到了我面前,先是细细的打量了我一会儿,问我道:
“可是荣国府的贾宝玉吗?”
我连忙应了,他又问:“刚刚我看你在看书,看的什么?”我回道:“是《四书》”
他又问:“可背得下来吗?”
我点点头,开始郎声背诵。其实这《四书》我从前翻都没翻过,就是刚才大致通了一便,还好,我的记忆力不知为什么比常人好太多,而且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才能够完整的记下来。
否则,我看看他手中依稀带着些血迹的戒尺,咽了咽口水。无语…………
待我将正本《四书》都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后,看到贾代儒正点着头捻须微笑,口中还不停念叨着:“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四周的学生有的向我投以钦佩的目光,有的则不屑一故,想必他们则以为我在私下背过了,呵呵,要是他们知道真相……就更精彩了~~~~~
至于贾蓉则略带惊讶的微笑看我,而蔷儿呵呵,那小嘴到现在还没合上呢,两只大眼亮闪闪的,一副很崇拜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