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 / 4)

+A -A

        “你知道我不能说。”

        高桥点头。“很俐落的斩法……不,应该说是‘削’法。”他的右掌微握,缓缓在半空中比划,下意识地模仿击杀图中男人的那一式剑招。“凶手只是以剑刃前端划破死者的咽喉。准确而致命。这个男人死时大概来不及露出惊栗的表情吧?照片只集中拍摄喉部伤口,并没有把死者的脸纳入镜头内。

        高桥露出着魔似的神情,提起几上的长剑,把剑刃轻轻拔出,细心端视刃尖。

        “的确像是这种形状的剑刃,锋口的角度也很吻合……你是利用照片上那道伤口分析出凶器的形状吗?”

        (bp;“嗯。”康哲夫脱下平光眼镜,收进西装上衣内袋里。“我用电脑根据伤口的长度、深浅变化、凶器的速度,计算出凶器的大概重量和运行角度,再估出整柄剑的长度。虽说有十分精确的电脑帮助,也花了我整整一个月的心血呢。”

        康哲夫再喝一口冰茶,以左手指头捏按疲倦的眼皮。“在兰格雷时,我挑选出十七个缩小模型,经过试验后,以这种刃形最为接近。”

        “极度凌厉的招术。”高桥凝视那帧立体图。“挥剑的速度大概达到每小时二三〇公里。”

        康哲夫目中露出钦佩之色。“是二一〇至二四〇公里。跟你差不多吧?正因为这个吓人的数字,局里一名专家甚至假设,凶器有机械驱动的可能。”

        “但是这些照片已推翻了这个假设。”高桥把那柄奇异的利刃收回木质光滑的剑鞘内。“你看过剑道比赛吧?”

        “当然。可惜你取得全日本二连霸的时候,我还是纽约市的一个小学生。”康哲夫露出微笑。

        高桥发出豪爽的笑声。“比赛中双方对峙时,总是保持着‘一足一刀’(前进一步即可攻击对方的距离),互相以竹剑尖端探索对方的剑路——这是双方都摆出中段平青眼架式(以剑尖指向敌人双目之间)的情况而言。”

        高桥收起笑容,抚着下巴的硬须。“假若是实力高强的剑士,往往能透过剑尖接触洞悉对手架式的空隙、体势的弱处、唿吸的节奏,甚至情绪的状态,从而寻出制胜之道。真正高手对决,在这交剑的一瞬间就已分出胜负。”

        他指向茶几上的高解析度电脑绘图说:“图中所见,伤口的深浅轨迹随着死者喉部器官和血管的构造起伏而变化。那就是说:凶手能把触觉延贯到剑尖之上……凶手是一名异常可怕的‘超剑士’!”

        康哲夫一檩。他认为高桥龙一郎绝对有作出如此判断的权威:纵然已身居世界百大富豪,坐拥数百亿美元资产,但在剑道之上,高桥的确是以生命奉献于“道”之究极的现代武士,货真价实的“武道家。”

        “这可能是土耳其、中东或印度等地的某种罕有传统兵刃。但我直觉认为这不是中国刀剑。”

        “因为连你也没有见过这种剑形?”

        康哲夫摇摇头。“中国各宗各派兵刃何止百千,我怎可能全部都见过?只是凶手这种峻烈的实战格斗技……中国恐怕已经失传了。”

        “顾老师呢?”高桥仍是不死心。“你找过他没有?”

        康哲夫再次摇头。“师父在半年前从纽约市失踪了。”

        “顾老师”就是康哲夫在剑术上的启蒙恩师顾枫,顶尖中国剑术大师兼刀剑研究学者,大英博物馆荣誉顾问。他曾修习、涉猎、观摩、研究的中国剑术派别达二百种以上。

        顾枫在四九年后移居台湾,其后又辗转东渡美国定居,在纽约市开设剑术馆,但一直乏人问津——东方武术热在美国兴起之际,美国人大都投向空手道、跆拳道和各种中国拳术的武馆,对于在现代社会用途不大的剑术兴趣厥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幻国之刃 第3章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