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知晓她们的意思,刚开始别扭着不出去,直到有次张老太太离开后姥姥看着她语重心长的说:〃丫头,你虽是小孩子,可心智可不差。姥姥岁数大了,你如果不试着打开自己,以后怎么照顾我,又怎么去生存?〃说道这儿她顿了顿指着屋里,〃你知道空的那间屋子是谁的吗?我儿子也就是你舅舅的,我三十五岁死了儿子,那年他都十岁了,四十岁没了丈夫,一个人守了二十年寡。你妈离开时我五十岁,那时我想着总有一个在活着,就算看不见也是好的。如今我六十一岁又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我又有了你,照样可以活得好好的。我也是年幼就没了爹娘,经历可是你比不上的。记住活着很难,但再难也得让自己好好活下去,你也是聪明的孩子,想做的一定能做到。〃安然听言眨眨眼看着她,转身向外,第一次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新的生活并不难适应,安然不会说当地话,可村上的小孩和她一起时总说普通话,因为外来访客很多,基本上这里的老老少少都会拖着腔说带有浓厚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殷老太太也是村上出了名的老好人,基本上每家人也都受过她的恩惠,见她一个老太太带个孩子那么难,村里人对安然也是很友善的。
安然脸上的笑容慢慢也多了起来,会跟着同龄人一起去树林里捉知了,也学会了下水游泳,甚至撑起小船来也是有模有样的。不过一年安然的脸色红润了,人也像其他小姑娘一样水灵起来,个头一下子长了不少,见人会甜甜的打着招呼。殷老太太变着法子给她做好看的衣服穿,别人家看着喜欢了,老太太就画着样本帮忙做,安然的生活一下子明朗起来。
一年后,安然跟着村子里的孩子一起上了初中,学校知道她家庭特殊,对她也很照顾。刚开始她听不懂课,时间久了,虽仍不会当地话可也能明白了,一学期内成绩从刚入学的倒数一下子升到了正数第一,加上她为人低调,话语不多,对同学也很帮助,在学校很受老师喜欢。每日上学放学也总又不少同学喊着一起。初二那年甚至有个小男生递了封情书给她,安然低着头暗地里把情书又还了回去,男生见她一直不看他以为她是害羞,毕竟年虽小,倒也没多纠缠,殊不知安然是憋着笑不敢抬头。回去时悄悄告诉了姥姥,自己虽也觉得好笑,毕竟是青春少女,安然的脸颊还是红了。姥姥听了也感叹道:〃吾家有女初长成。〃看着活泼不少的外孙女甚是欣慰。
安然有时也会想起曾经照顾自己的堂姐来,有时她觉得她越来越像她了,甚至明白过来大家都喜欢的安闲为什么独独对她特别,对安家镇唯一有些挂心的人除去已经不在的父母就是她了。到底有些落寞,也许以后她们再也没机会相见。
安然也学会了烙各种饼,她会跟着姥姥一起采各种不同的花,花瓣清净晾干后就捣碎拌上糖,有时起早了她就撑着船在湖里收集荷叶上的露珠,加在面里拌好,然后用不同的模子细细的雕出漂亮的形状来,只等油热了就可下锅。做好后,姥姥就会遣安然给邻里送一些过去,回来时她的盘子里常常也放着好吃的各种食物。南方人喜欢吃甜食,住久的安然也习惯了甜的发腻的点心,慢慢从中吃出幸福的味道来。
见姥姥挣钱辛苦,安然就说服她接下穆家打扫房间的活,因为穆家屋子里常年不怎么住人,每天也只需打扫一次,安然每日晚上下学后就跑到穆家干活。地方不小,楼上楼下十几个房间,不过到底年岁小不知辛苦,一个多小时也就打扫完了。姥姥白日在穆家看房子,等晚上了就和她一起回去,夜间宅子里有专门的保安来看守。穆家人到底也大方,给姥姥的差事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闲差罢了。安然怕她累不再让做那些手工活,老太太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就只织些毛绒玩具,她年轻时也是出了名的巧手,现在眼神差了手艺依然很好。安然看了很羡慕,私下也学着去做,也许是没天分,很久了连一双袜子也织不好。姥姥就笑她以后是享福的命,用不着奔波劳累。
安然16岁那年上高二,在镇上最好的高中读书,她的成绩也是最好的,每学期都能拿奖学金,钱不多,可以抵得过学费的一半了。殷老太太也六七十了,身子一年不如一年,水田租给了别人,每年只收些大米做租金。过了暑假安然就上高三了,老太太见她每日那么远从学校往回跑很辛苦就打算辞了穆家的工作。早在安然刚上高中时她就有这想法,无奈姑娘不同意,刚入学那会儿就说服学校不住校,买了辆二手车,每日骑着来回跑。可毕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老太太怎么说也不能在这节骨眼上耽误了她,两人争来争去了好几回,安然只有同意假期过后不再去穆家干活,只是她还回来住,毕竟每天住校花钱太多了,她们如今负担不起。
六年来在穆家安然见的最多的是穆家的女主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美妇,姥姥常叫她穆太太,在大人示意下安然唤她穆姨。穆太太为人很和善,对安然也是极好的。她每年四季总抽空来这儿住几天,穆先生很忙,安然从未见过他。倒是穆家的三个少爷经常陪母亲过来,他们也时常来看看老太太,给安然带了不少课外书,对她就像自家小妹妹般照顾。这几年他们也都成人了,来的时候越来越少,每次都托母亲给她和姥姥带些用的东西。她也听姥姥讲过穆家还有一个老四,十岁那年就送到了国外读书,在那之前也一直是姥姥带着他,不过也有十年没再见过了。说起往事来的殷老太太总是唏嘘不已,上了年纪的人也越喜欢回想往事了,安然也只是在旁默默听着,她知道姥姥需要的也不过是有人说话罢了。张老太太前年就不在了,这两年她也越发孤单了。
安然遇到穆末就是在这年的暑假里,有时人的缘分在那里怎么也避不过去,就此她也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
像往日那样安然做好了百花饼给穆太太送去,说来百花,也就是用几种花混在一起做的饼。姥姥怕有不好,就用了栀子和菊花,平时还是单独只用一种花做饼的。穆太太喜欢花饼清甜的口感,每次来就央求姥姥做。这次安然也是刚从学校回来,虽是暑假,毕竟要高三了,每天仍要去补课。
来不及换衣服,安然穿着一身校服朝穆家走去。白色短袖,蓝色长裙,衣服样式很普通,不过到底是花季少女,安然又生的白皙秀气,这时的她身高也有165,身材高挑匀称,穿在身上也显得青春靓丽。当时安然是不打算买的,这样的衣服就要四十块钱,可不知姥姥从哪知道了,第二天就亲自去学校送钱。安然为穿够本,一到夏天这衣服就不离身,脏了晚上洗过第二日也就干了,好在衣服质量不错,两年了衣服除了旧些还很结实。
夕阳的余晖柔柔的洒在大地上,在黄昏里,原本相貌有些英气的安然也显得温柔清婉。刚走到穆家大门口,就见穆太太坐在院子里说笑,旁边站着一个个头高高的少年。穆太太一见她就热情的招呼她坐下,然后指了指身边的男孩说道:〃这是穆末,我的小儿子,你就叫他末哥哥吧。〃说完又对穆末笑道:〃这就是你殷奶奶的外孙女,安然,记住了,以后见着了可别不认识。〃
安然羞涩一笑,趁机也看清了他的相貌。穆末不似三个哥哥那般俊美,不过英气十足,剑眉星目,很有男子气概,身材俊朗修长,应该是四兄弟中最高的。他一身白色长衣长裤,看起来颇有些洋派。正瞧着却不想男孩拿眼看着她,双目一对,安然也觉不好意思,急忙转过视线。穆家其余的三个哥哥是自小见惯的,而对穆末,他不过是一个陌生男子罢了,而且又是那般好看的,想着安然脸就红了,这时的女孩大多情窦已开,她虽清冷惯了,也知道这男孩与自己身边的同学是不同的。
穆太太尝了尝饼,连声赞道好吃,急忙给了自家儿子一个。饶是穆末吃过各国美食也惊叹这饼如此清香,得知是安然自己做的,看她的眼光也越发不同了。他见过不少女孩,如今会下厨的可是很少了,回国后,也觉得还是国内的女孩更耐人寻味。
坐了片刻安然急着复习功课,就告辞要走,穆太太知道她学业紧就没多挽留,旁边的穆末也想去看看殷家奶奶,就随着她一起回去。安然本来就话语不多,如今对着穆末也只是浅浅笑着,穆末随意问了些话见安然不甚开口也就不多言了,这个时候他也觉得静静走着就很好。那时谁也不知道就此擦肩而过后还会彼此纠缠不清。
4。第四章疑是故人远方来
十七岁那年安然拿到了校的通知书,那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她是当年的理科状元,选修数学专业。殷老太太望着大红色地通知书喜极而泣:〃好孩子,真好,以后一定要幸福。〃
安然用手捂着姥姥的眼睛,温热的泪水打疼了她的掌心。她轻轻靠在姥姥身上,低语道:〃我会幸福的,像姥姥一样幸福。〃
老人欣慰,自己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在餐厅刷了两个月的安然在九月初独自去了学校,城属于北方的一个大城市,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当踏入那片繁华的土地时,她颇有些世事无常的感受。七年前的她差点没等到花开就要凋落,谁会想到七年后她会进入到最好的高等学府去深造。安家镇离城并不远,不过隔一个城市罢了,安然遥望北方,那里有着她的父母,是她出生的地方,她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再回去。
找到接新生的地方,安然报了自己的名字和专业,便有人前来将她的行李放在车上。安然拿的东西不少,衣物被褥样样齐全,一个漂亮阳光的男生看过她的行李后讶然道:〃你一个人?〃
安然笑着点了点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九月初的市还是很热的。男孩点头赞许道:〃真不错,接了那么多学生,没一个像你这么独立。我叫陈夕,电信学院的,以后有什么事了可以找我。〃
〃对,小妹妹,陈夕可是学生会会长,有他照你就跟着吃香的喝辣的吧。〃旁边人起哄道。安然听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她不觉得自己以后还能麻烦到他。不过旁边一个声音传过来,让她恍了一下神。
〃陈夕,你别老那么煽情,小心你家安闲吃醋。〃旁边一阵哄笑,安然疑心自己听错了,事情哪有那么巧。
到了学校,找到自己学院的新生接待处,填了份资料,就有两个男生送她去宿舍。都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见着长的可以的女生也是热情的很,安然虽称不上美丽,可也是青春靓丽,别人见她婉约清扬,又是江南来的女孩,一路上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不过问些南方怎么样,到这儿适应不适应的一些问题,安然耐着性子一一回答道,她内心实在觉得他们有些弱智。
终于到了宿舍,别过两人屋里也就剩下安然一个了。其实安然算得上来的晚的,宿舍四个人已经来了三个,只剩一个靠近门的床铺还空着,其她人也不在。安然也不介意位置不好,打开行李将床铺好,又一一把衣柜整理好。宿舍很漂亮,四人一间另带有卫生间,床铺下面是书桌,每个人的也是独立分开的,安然心里很是喜欢。
吃了些从家里带来的饼,安然就拿出紧贴着身子放得钱去交学费,她这次因为是市里的状元,学校发的奖励也足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另外她已经得知她的成绩在学校里够得上拿新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