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处撒哈拉沙漠西部,滨临大西洋,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相邻。西撒哈拉人口约有3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主要为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
历史上,西撒哈拉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973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下,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宣布成立,决定通过武装斗争争取西撒哈拉独立。1975年11月,摩洛哥组织“绿色进军”,35万名志愿者开进西撒哈拉。同月,西班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三国签订《马德里协议》,规定西班牙于1976年2月26日撤离西撒哈拉。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随即签订分治西撒哈拉协定,摩洛哥占领北部17万平方公里,毛里塔尼亚占领南部9万平方公里。阿尔及利亚谴责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分治西撒哈拉。
1976年2月27日,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共和国。此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之间的武装冲突不断发生。1979年8月,毛里塔尼亚放弃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退出西撒哈拉战争。摩洛哥趁机占领原毛里塔尼亚占领区,并不断向西撒哈拉腹地推进。至1987年,摩洛哥几乎控制了西撒哈拉的全部领土,并派遣军队驻守和设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
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成立的“阿拉伯撒哈拉共和国”仅控制西撒哈拉约20%的土地,得到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承认,并且是非洲联盟的正式成员国。
战争爆发后,联合国设立西撒拉哈全民投票特派团,负责监督摩洛哥与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停火,并在西撒哈拉组织公民投票,以便让西撒哈拉人民自己决定归属问题。但投票始终没有举行,双方的和谈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目前,西撒哈拉地区还是一个充满争议和不确定地区。
对于这段历史,曾经游历过西撒哈拉的叶风也是非常清楚。叶风准备前往的阿尤恩城,曾经是西班牙殖民时期西撒哈拉的第一大城市,目前则在摩洛哥军队的实际控制下。由于多年来的战火纷争,这座古老的城市现在已经变得残破不堪。
叶风非常厌恶政治。在叶风看来,所谓的政治,只不过是利益争斗的延续。所以,叶风很少和政治人物打交道,即便是不得已而交往,也会尽力避开那些敏感的政治话题。
叶风十分理解这些柏柏尔人心中的愤怒。但是,西撒哈拉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目前正处于一种平静与和平状态。虽然谁都不知到这种“和平”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但是,对于饱经战乱之苦的西撒哈拉人民来说,这个暂时的平静,却是一种难得的慰藉。
“西撒哈拉的命运,还在你们手中掌握着。你们是西撒哈拉的原住民,也是决定这片土地最终归属的人。”叶风伸手拍了拍那个义愤填膺的年轻柏柏尔人,示意他冷静下来。
不过,叶风也没有去接中年柏柏尔人递来的蓝色长袍,遥望着不远处的阿尤恩城,轻描淡写地说道。“想要杀我的人有很多,我也不在乎再多出那么几个,如果他们有胆,就来找我吧。”
叶风说完话,双腿一夹驼腹,骑着骆驼向阿尤恩城飞奔而去。那些柏柏尔人看到叶风毫无畏惧,也顿时焕发了斗志,立即调转方向,紧跟叶风而行。
今天的阿尤恩城,气氛果然有些不同,把守城门的摩洛哥军人要比平时多了许多。望着那些荷枪实弹的摩洛哥军人,叶风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昂首挺胸,骑着骆驼向城门缓缓走去。
进出城门的人流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男子。那些摩洛哥军人立即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叶风,其中一名军官更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画像,远远望着叶风仔细比对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黑袍、裹着黑色头巾的年轻女子,从出城的人群中挤了出来。年轻女子快步跑到叶风身前,伸手拉住骆驼的缰绳,望着叶风,用一口生涩的英格兰语说道。“叶先生,我叫贝妮娜,瓦莱里奥牧师让我前来迎接你。”
贝妮娜是一位美丽的撒哈拉少女,脸庞清秀,长长的睫毛下面,是如同一泓秋水般的双眸,仿佛沙漠中的清泉,清澈透亮、恬静温柔。尽管她的英格兰语说得坑坑巴巴,但她的眼睛,却充满了真诚和善良。
叶风淡然一笑,翻身从驼背上跳下来,望着贝妮娜说道。“我并不认识你所说的瓦莱里奥牧师,他找我有什么事情。”
贝妮娜没有急着和叶风解释,甜甜地笑了下,从怀中取出一个十字架,然后踮起脚尖,不由分说地向叶风头上套去。
看到那个造型古朴典雅的十字架,叶风顿时恍然大悟。这个十字架就是在米兰星月酒吧里,红衣主教安东尼奥委托帕特里克主教送给叶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