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睡梦中的我被手机铃声吵醒。
另一个房间里,董晴小声接着电话,“他身体不舒服,改天再去采访吧。”
自从我接连曝光了镇州市违规事件以来,老百姓慕名来找我这个“狠辣”记者求助的越来越多。我天生又是一个好打报不平的主,什么事都敢揽,什么事情都敢接,只要我调查出老百姓受到了委屈或被人刁难,也不管这件事的背景有多深,后台有多硬,绝对毫不含糊地见诸报端,让舆论压着相关部门彻底解决百姓的冤屈。我的这种“狠辣”作风引得镇州某些官员背后大骂,却深得老百姓的欢心。每天找我的人很多,以致于沈春丽她们开玩笑地说:我们记者站快成了信访局了。
我猜测董晴帮我接的这个电话一定又出了不平事,老百姓投诉无门,找到了我这里来了。听到董晴帮我接了电话,心想,自己还在生病,等好了再说吧。
第二天醒来,我把董晴给我做好的饭热了一下,吃完后感觉身体舒服多了。
到了九点多钟,感觉在家里呆着没劲,干脆给董晴打了个电话,我想问一下昨天别人要我去采访的事。
董晴没有接电话,我心里正奇怪,突然刘国亮把电话打了进来。
“大哥,我们这边出事了,董站长被人困在里边了。”
“你们在哪里?”
“我们在五里窑农业示范园区。”
我听到“五里窑”这三个字,头一下子大了。在镇州有句顺口溜,“三里铺,五里窑,雁过也拔毛,爷们儿不在家,娘们儿也不饶”。说的是这个地方的人匪气十足,在旧社会他们拦路抢劫,无恶不做,以致弄出这种名声。虽然现在已是法治社会,但这个地方的人们仍然是野蛮至极。今天董晴一定是接了我昨天的电话后自己亲自去那里了
(((骑着老鼠追猫在此感谢各位朋友们的大力支持,真心希望我们能够进行交流,听到你们的宝贵建议!!!一对一交流:704200575群内交流:45076189)))
第一百零二章围困
第一百零二章围困接完电话,我莫名其妙地恐慌起来,一种不祥的感觉突袭心头。
董晴虽然在镇州市混的不错,各单位都会给她面子,但这也仅限于在镇州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像五里窑这种县级的小村子,又会有几个人认识她,更不会买她面子。虽然现在已是法治社会,但五里窑这个地方的人们仍然是野蛮至极。董晴一旦说话方式不对路,这些人轻则会辱骂她,重则会动手。
我顾不上穿外套,拿了车钥匙飞奔到楼下,飞快地驶出了生活小区。
镇州市大街上,奥迪轿车像疯了一样闪着应急灯,长鸣着车笛,见缝就插,见车就超,见红灯就闯。
各色车辆见奥迪玩了命,急忙避让;马路上的行人更是远远躲避,唯恐不及;路口的警察多数认识这辆车,竟然也没有阻拦,只是朝奥迪驶去的方向投出惊奇的目光,难道天仁集团出事了,他们的车怎么像疯了一样?
驶出镇州市区,奔上205国道,我把车速提到了200迈,奥迪如同一只离弦的箭向五里窑射去。
平时正常行车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我却用了不到十五分钟,可在这十五分钟里,董晴他们随时都会发生危险!
镇州记者站这一干人马做正面报道做习惯了,根本没有做暗访的经验,他们甚至还不如总社的年青小记者们经验丰富。像这种负面报道,怎么能开记者站的采访车去采访,恐怕还没接触到实际情况,就被别人发现了。记得省电视台新闻广角栏目也曾经有几个粗心大意的记者到镇州一家污染企业进行暗访,他们大白天的扛着摄像机在人家厂子后边的排水沟拍摄,还没拍摄完毕,突然从玉米地里冲出一群农民打扮的人,那些人手拿棍棒,口口声声指责省台记者踏坏了他们的庄稼,省台记者刚辩驳几句,竟被这些人一顿棍棒打倒在地。事后,公安局介入调查,最终“证实”是村里的老百姓所为,抓了几个人拘留了几天就算完事。至此以后,据说省电视台的记者们再也不敢来镇州进行暗访。
我很快找到了十里河县五里窑农业示范园区。
透过铁丝网围成的护网,我远远看见董晴正被一群手拿棍棒的保安围在当中,刘国亮把董晴护在身后,正与这群保安激烈地争吵着。
我急忙给110打了个电话,通报了这边发生的情况,请求他们立即支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