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一些寺庙里面就有,一尊双佛,面对面抱着在一起合二为一,即明王和明妃。
欢喜佛供奉在密宗是一种修炼的“调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机缘”。
宗喀巴大师说:“调心要令信所缘”,对着欢喜佛“观形鉴视”,渐渐习以为常,多见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
佛教教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明王那凶恶的面目不仅是用来吓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来对付自身,对付内孽障的。
而与这看似残暴的明王合为一体的妩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时必不可少的伙伴。
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经上的话来说,叫做“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爱欲供奉那些残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后再把他们引到佛的境界中来。
(明王头上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
与佛教其它派别所主张的非存在(“无”)不同,密教肯定现实世界是存在的(“有”)。在肯定万物的基础上,密教认为阴阳两性的结合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也是宗教最后的解脱。
“欢喜佛”正是这种理论观念的图解。
这便是欢喜禅的由来。
(佛教真是托马斯小火车:污污污污污污~~~~)
可以说,度过欢喜禅后的智首女尼和早上离开客房的智首女尼,已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存在了。
现在的她若不是因为只是刚刚读了欢喜禅后不久,估计她也将成为第二个明妃了。
但至少她懂了,懂得跟从心灵。
懂得自己现在该做什么!
……
随即,在吃完斋饭,夜幕彻底降临,贺茂忠行彻底离开阴阳寮,阴阳寮内的人大多睡去的时候。
智首女尼便再次离开了自己的客房,临走之时,她还带上了自己从大唐带来的行李,锡杖。
当然,那本欢喜禅她自然也是没有忘记。
一并戴上了。
智首女尼离开客房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火速离开阴阳寮,而是去往了关押着式神的式神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