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已经知道了;再观察下去;只是拖延时间而已;四大评分项目看样子只有想办法在鉴赏点评上得一些高分了。
再次确认没有什么遗漏之处后;张明开始点评:“据我判断;这件观音送子翡翠雕件是清朝年间所制;距今有180余年;流传下来还能保持如此完好精美;实属难得。”
“送子观音;寓意特别明显。中国观世音菩萨信徒众多;清朝又是一个宠信佛教压制道教和儒教的朝代;所以很多场合喜欢用送子观音表达对子女的祈求和喜爱。这件观音送子翡翠造型优美;绿色主体;红与紫盘沿两侧;这可是珍贵的福禄寿三色翡翠;用料已经极为珍贵。”
“在雕工上;工匠用精巧的手段;利用各个颜色的分布;将观音;童子;以及镂空的莲花巧妙结合;不着痕迹;独具匠心。观音面貌端庄大方;眼睑低垂;俯视众生;手持净瓶与杨柳枝;翠绿纯净;流线型线条;没有一丝多余。童子活泼开朗;相貌俊美;双手合十;偏偏四周环绕彩带;动静适宜;栩栩如生。真是妙不可言;没有亏待这块好翡翠。”
说到这里;张明停了下来;鉴赏描述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估价;这个价真的不好估啊。
张明看着站在一旁的发言人苦笑道:“在我看来;这件翡翠雕件;无价!”
发言人面无表情问道:“无价?什么意思?”
张明绕绕头说道:“在我的印象中;国内收藏里暂时还没有看到过如此精美的翡翠雕件;刚才在抚摸观音时;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根据我的判断;这件翡翠应该是道光年间所制;因为我以前见过道光年的其他皇家匠师所作的翡翠雕件;相比之下这些雕件的刀法类似;都是一样的精美精湛。而道光皇帝让皇家匠师做送子观音;很有可能是送给自己的爱妃;这个人应该就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的生母孝静成皇后。”
“历史上奕?是道光最宠爱的孩子;道光皇帝曾经想过立他为嫡嗣;可惜最终没能成功;只能立为世袭亲王;封号为恭;后人称为恭亲王。在史料记载中;静妃是清朝自顺治帝董鄂妃之后第二位生前不是宫中皇后;而且不是咸丰皇帝的生母;后来还被追封为皇后;可见其影响力之大。静妃前两个儿子奕纲和奕继早丧;而道光皇帝极其宠爱静妃;派人送来这尊送子观音;报以最大的期望。恭亲王奕?生于1833年;算算时间;应该正是180年前;与翡翠雕件的年份相符。”
“跟据我的猜想;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间;这件翡翠雕件一直保存在恭亲王府中。但是在晚期末年;在八国联军的收刮下;这尊雕件被某位外官获得;带出国外;所以国内始终下落不明杳无音信。到了最近这些年;不知如何又回到国内;因为雕件底座是近代工艺所作;年份大约有三十年;看起来应该是琉璃厂那边的现代手艺人所制;算算日子;那段时间又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我认为肯定翡翠雕件是在那个动乱时期被哪个爱国收藏家趁乱珍藏起来;保全了这件稀世之宝;直到现在良心发现;捐献给了国家。咳咳;应该是这样的吧。哎;国内真是坑了不少绝世珍宝啊!”
说完这些;张明发现发言人已经惊讶的合不拢嘴;笑着说道:“好啦;这也只是一个故事而已;随口说说罢了;咱们古玩行业;最会编的不就是故事吗?”
此时幕后的专家团已经震惊了一片;知道内情的组委会成员是明白这件翡翠雕件来历的;除了最后的某大收藏家良心发现捐献给国家说的有出入外;其他的细节简直就像是张明亲身经历过一番。
太逆天了!专家团们纷纷擦汗;就看了几下;摸了几下;认识这个宫廷雕工手法;注意到紫檀木的替换和工艺手法;就能把一件180年前的事情说的丝毫不差;这是11号和21号比得上的吗?虽然他们也都认定是无价之宝;可是都是建立在同类古玩基础上的;比如翡翠玉白菜;福禄寿喜财五色果盘。
“就是让你们震惊!”张明嘿嘿笑着;也不多说;翡翠题目做完了;现在换另外一件;书画。
展开这卷李苦禅的;张明心中暗笑起来:“假的;不过作假者挺厉害的;知道见过真迹的人几乎没有;自己就敢装模作样的搞创作;以为自己随便画画;再盖个印章;那就是李苦禅了?拜托;瞒的住别人;可是瞒不住我啊!我左手灵气才感应到二十年不到的灵气;和李苦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吧!”
书画作假有两大类;一个是完全作假;一个是利用古书画作假。完全作假顾名思义;就是不出名的小画师去模仿大师;现代人模仿古人;有临摹;凭空臆造;勾填;摹拟大意;利用旧装潢等方式作假。
李苦禅的老师是齐白石;叫苦禅这个名是因为他是一名深受禅宗佛学思想影响的智者;生活清苦;一身正气;铁骨铮铮。齐白石大师的画收到追捧;当时很多人为了生计去模仿假冒;李苦禅坚决不做这件事;被齐白石大加赞扬。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轮到他自己的作品被人追捧;后世之人不仅仿冒;而且仿冒的是他遗失在动荡岁月中的倾心之作。
在“伍肆运动”的影响下;艺术已经不再是为达官贵族们消遣作乐的手段;而渐渐演变成记录大众人生反应时事的工具。李苦禅;赵望云以及侯子步等人一起创办了“中西画会吼虹艺术社”;专注用书画记录现实;以中国画为主体;表现现实人生;进而用现实人生改革中国画。
“吼虹艺术社”创作出一批当时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并且次年举办了画展;其中画卷名录有等等;可惜这些作品;因为历史原因;历经劫难;不知遗落在哪里;至今下落不明。
眼前这幅;主题构思参考了中国古代神话“钟馗引百鬼”;画卷中远方似乎充满了诱惑美食;近处群鬼争抢拥挤;丑态百出;争抢整个世界。油画特有的着色效果;显得鬼怪真实可怕;大小各异;面目可憎;神态丑恶不堪;作者想要用这幅作品映射当时的官僚权贵以及勾结外国者;将这些阶级丑恶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试图用书画表现自己内心的愤怒;唤回世人的良知。
张明开始点评了:“首先;这幅画不是李苦禅的真迹;应该是二十年前的仿作。我个人认为这幅画的价值应该在四万左右。虽然是后人仿作;但是仿的好;作者功力深厚;画风朴实;非常像李苦禅的风格;应该是下了很大功夫去揣摩学习;很有可能是李苦禅的徒子徒孙等后人所作。”
“是吼虹社创办后第二年的作品;非常遗憾的是历史上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图片和临摹作品留存。虽然的下落成了谜;但是我感觉到这幅假画;饱含深情;作者尽量将自己代入到那个受尽屈辱的年代;感受揣摩当时画师们的心情;根据自己对李苦禅画风的研究;选取一个钟馗引百鬼的绝好题材;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