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房里,孩子睡觉以后,产妇和家属们就会聊聊天。聊天的内容,自然是东拉西扯,没有任何主题。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关于元气的话题,值得记录下来。和妻子邻床的新产妇,是从事版权进出口业务的,四川人,性情开朗,做起事来,风风火火。
和妻子聊起手术的事情时,她们一致认为,动手术真的会大伤元气。这位产妇说:“动手术的时候,当肚子被划开,她感觉到,一股气被放了出来。我听见了气被放出来的声音。”按照她的说法,她去卫生间时,常常会感到气不够,所以,浑身没有力,走起路来轻飘飘的。
妻子认可她的说法,也觉得自己行动时,总感觉上气不接下气,浑身没有力量的主要原因,也是感觉气不够。
元气这个东西,我自然知道的,但也只是从书上看到,或者道听途说的。至于如此形象的表达,却是第一次认真地听到。妻子说,“人活一口气”,说的应该就是元气。那位新产妇也表示认可这个说法,这真是非常有意思。
的确,我曾听不少人说,濒临死亡的人,为了等自己最想见的人,总是会死死地守住一口气,只要这口气在,人就不会死。等自己最想见的人来了,或者,这个人实在守不住那口气了,于是,他就会咽下最后一口气,然后被死神接走。在我的家乡,说人死了,有时候就会用“咽气了”来代替。可见,这的确是有道理的。至于这里面有多少科学的因素,我自然并不太清楚。
虹←桥←书←吧←bp;第20节:温和元气狗娃读书(2)
气在,命就在。气在,力就在。所以,人们才会说“力气”、“气力”。所谓“有气无力”,现在想想,这里的“气”可能只是呼吸的“空气”,而不是体内的“元气”。假如元气在,那么,是不大会有气无力的,而应该是有气有力。手术过程中,元气被放了出来,人自然就没有了力量。
关于这一点,在动手术之前,宣教科的医生,也会郑重其事地告诉产妇及其家属,动手术会伤元气,所以,如果能够自然分娩,还是不要选择做剖宫产。但是,绝大多数人们也只是听听而已,并不会真的相信,元气在他们的头脑中,更多的只是一种中医的概念。等进入手术恢复期,才慢慢感觉到元气的重要,于是,开始吃补元气的食品和药物。
从这个角度上看,生产一个孩子,母亲付出的代价,并不只是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辛苦以及其他可以眼见的东西,还有眼睛看不到但对母亲的身体损害极大的丧失元气。与女性相比,如果仅仅从生理上来讲,男性几乎没有任何代价,而更多的是一种性的享受。为孕育一个新的生命,女性付出了卵子、血、气等一系列东西,而男性仅仅是射出了一股基于性高潮的精液。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在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就已经和母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女性会迅速进入母亲的角色;而男性进入父亲的角色,却必须要在实际生活中,一点点地培育。也就是,父亲扮演的更多的是社会意义上的角色,而非生理意义上的。假如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人们通常更热爱歌颂母亲,是有道理的。毕竟,生理意义上的感情,来得更为直接,也更为可感。
聊天时,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值得记下来。与妻子邻床的新产妇,因为爱惜自己的初乳,所以,当护工推来吸奶器,征询她的意见时,她拒绝了,表示要把初乳给孩子吃。可是,她的孩子,却不会直接对着乳头吃,而之所以不会,主要是因为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