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2 / 3)

+A -A

        五人认为,若要事成,必须要掌握军权,这是最重要不过的事,他们的目标,便是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张柬之又分别推荐桓彦范、敬晖和右散骑侍郎李湛为左、右羽林将军,使他们掌握禁军。

        这次行动是高度机密,即使父母妻儿也不泄漏。唯独桓彦范对高龄母亲放心不下,最后决定说明原委,请求老母谅解。

        老母听后,目中含泪,毅然说道:「忠孝不能两全,应以为国尽忠为先。」

        正月中旬,桓彦范、敬晖二人,秘密晋见太子李显,向他说明一切行动,请求准许。李显见二人说得正气凛然,终于点头答应。

        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左威卫军薛思行等人,率领羽林军五百人抵达玄武门,并派遗李多祚、李湛和王同皎,来到东宫迎接太子。

        王同皎当时身任太子宫内直郎,官从六品下,还没与定安公主结婚。

        这当儿,尽管彼此事先已有约定,岂料事到临头,李显竟然害怕起来,借故不肯出门。

        众人登时大急,倘若没太子参与政变,便成为臣子叛乱的大逆之事。

        王同皎素知李显的性子,当下晓以大义,谆谆说道:「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殿下横遭幽废,神人同愤。如今上天接纳我等忠诚,派与北门羽林诸将、南衙诸宰相,同心协力,共讨凶竖,恢复李唐社稷,请陛下速至玄武门,亲抚大众,入宫诛逆。」

        李显依然胆战心惊,支支吾吾始终不敢行动,说道:「二张诚当诛灭,只是圣上玉体违和,恐有损圣体,则为子、为臣均属不该。大家不妨稍延些时,再作后图。」

        众臣见着他这懦弱的态度,均深感无奈,李湛向来性子刚直,厉声说道:「诸将士全抛却家族性命,为社稷殉死,殿下岂能推众人于鼎镬中?既然这样,还请陛下亲自向众人面谕,决定进止。」

        李显见此,站起身来,却又瞻前顾后,不敢移动脚步。

        王同皎忙道:「事不宜迟,迟即有变,今日之事,恐殿下亦难逃祸劫,现只有马上行动,方能保命。」

        李显听了这话,方知势成骑虎,已无法再打退堂鼓了,只得不情不愿的缓步走出,王同皎见他这个模样,把心一横,一把抱起李显放上马背,代为执辔,直往玄武门而去。

        起义军先在玄武门禁苑结集,一见李显驾临,也不待他开口,便即拥至内殿,遇有抵抗的守军,一律斩杀。

        张氏兄弟忽闻军靴声响,慌慌忙忙赶到宫门,打算探个究竟,正值羽林军冲进宫来,张柬之一见二人,一声令下,羽林军一涌而上,刀光闪处,便将二人劈成数截,连叫喊的机会也没有。

        张柬之率领众将直奔寝宫,见殿前侍卫环立,却被张柬之叱退。

        武则天闻得人声杂沓,料知有变,勉力撑起身躯,厉声问道:「何人胆敢作乱?」

        (bp;李湛趋前一步,答道:「张昌宗、张易之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将其诛灭,因恐有泄漏,故没有事前上奏。臣等自知称兵宫禁,罪该万死!」

        武则天虽有病在身,听得二张被诛,双眼突然暴睁,炯炯生光,一股慑人的气魄直压向众人,将士们看见,不由得移开视线,泰半竟垂下头来。

        只见武则天的目光慢慢扫向各人,直落在正想躲藏的李显脸上,沉声道:「很好,很好,原来是你做的好事!」

        李显浑身颤抖起来,敛首低眉的不敢吭声。武则天抑制心中的愤怒,脸上浮出一抹轻蔑的表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仙侠魔踪 第68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