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2 / 2)

+A -A

        “哦,为什么呀?”康熙莞尔。

        “回皇玛法的话,因为肥水不流外人田。”糯嫩的童音偏偏理直气壮,众人开怀不已。

        “皇阿玛,这道菜叫松鼠桂鱼,取鱼去骨,拖蛋黄炸酥脆作松鼠式,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听……”哼,又是超会享受的乾隆皇帝的发现!我示意上菜的太监们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顿时,每张桌上的“松鼠”都吱吱“叫”起来。

        太子本来心事重重,又正好夹起一筷子菜,被吓得一抖,菜重新落入盘中,康熙皱眉道:“胤礽,前日你大发雷霆,鞭哒李谙达,如今给你换上了能彰显身份的太子筷,怎么还是如此失态?”

        太子低头不语,气氛登时冷硬下来……前日,皇太子因为连日受到康熙训斥,心存郁垒,用膳时发现竟然给自己用的是普通皇阿哥用的象牙筷,当即借题发挥,几乎闹出人命来……令本来就紧张的父子关系雪上加霜……

        正沉默间,却见一大酒坛子上了桌,挨着康熙的十八阿哥瞪大了眼睛:“皇阿玛,胤祄7岁了,是不是可以喝酒了?”

        康熙神色顿时缓和下来,恢复成慈父的形象:“可以喝一点了,董鄂丫头,这酒坛子里又是哪一出啊?”

        “回皇阿玛的话,这大坛子里装的菜叫‘佛跳墙’,又叫福寿全,以鸡鸭、羊肘、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鱼唇、鱼翅、海参、鲍鱼、干贝、鸽蛋、香菇、笋尖、竹蛏等十八种主料、十二种辅料与坛中的绍兴名酒互为融合,用荷叶密封坛口,然后加盖,慢火煨制而成,据说其‘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呢。”哼哼,佛跳墙这道闽菜中的翘楚,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这个时代还没有。

        康熙亲手略略掀开荷叶,顿时酒香扑鼻,满堂生香,当即龙颜大悦:“佛跳墙?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越来越活跃,我报起菜名来也越来越轻松:“这两道菜分别叫‘玉笛谁家听落梅’和‘樱桃小丸子’。”

        三阿哥胤祉笑了起来:“九弟妹,其它名字都贴切,可这一盘普通的炙牛肉条,实在是有点牵强了。”

        刚尝了一块的四阿哥却道:“绝非寻常牛肉,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妙不可言。”

        我笑道:“不错,每条牛肉其实都是由五条小肉条拼成……是哪五种肉,三哥和四哥可能吃出?”

        众人细嚼辨起味来,老三道:“好象有小牛腰子。”

        老四补充:“应该有一条是羊羔坐臀。”

        八阿哥笑道:“似乎还有小猪耳朵。”

        十三接道:“有一条可能是免肉。”

        大阿哥爽朗的大笑起来:“九弟妹,这最后一条可是鹿尾上的精肉?”

        我由衷赞道:“不错,正是这五味,而且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鹿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共计二十五般变化,合五五梅花之数,而肉条形如笛子,故因此得名。”众人皆赞,我有点飘飘然起来,想想也怪丢人的,出苦力去做的是大厨们,而这个点子却又是金庸笔下黄蓉的杰作,我不过借力打力罢了……整晚的菜品,对这群古人而言自然新奇有加,其实,只有樱桃小丸子是自己创造的……

        “九嫂,这樱桃小丸子味道怪怪的。”小十八边吃边咂嘴。

        我险些气晕:“是用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山药泥、豆腐、鱼肉末和鸡蛋清调匀蒸好沾上莲茸,应该很好吃才对啊。”

        “刚刚合我的口味。”老九笑眯眯的一口一个。

        十四吃了一个,竟很不给面子的扑哧一笑,看来味道真的很怪……

        压轴的汤菜呈了上来,只见雪白的细瓷大盆里汤色微美翠绿,没有一丝杂质,恰似一汪春水,盆中端坐着一只家鸭,家鸭的颈脖下伸出一只野鸭的脑袋,野鸭的脑袋下又是一只乳鸽的脑袋,三只脑袋叠在一起,亲昵安详,宛如温馨的一家子,“这道汤的名字叫‘和谐’,意思是一家子要和睦亲善,相亲相爱……”其实是叫‘三套鸭’,是21世纪扬州的一道获得过国际金奖的靓汤,这句话可不敢说出口,“说的好!”只见康熙当即示意李德全给他盛汤,其他众人也扬勺的扬勺,举箸的举箸,我忙道:“且慢,这道汤还有个名字叫七咂汤,即一盆汤可以品出七种滋味,所以,它应该这样吃。”

        我拿起汤勺,往静卧在汤盆里的三套鸭剜了下去,因为火候把握的恰倒好处,背骨也被特殊的手法脱出,故上面的三层禽肉皆被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凤舞大清1 第67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