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4 / 5)

+A -A

        宁芳很想说:佳儿,你能不能离我远点儿,你家主子我现在已经够可怜了,你能不能别再唱那凄苦的“窦娥”了?

        不过她什么都没来的及说,“善解人意”的小佳儿已经嗯嗯呀呀开了嗓子,这一唱,就是一下午,直毁的宁芳肠子都断了也不敢叫她停儿,不然这小丫头能说了她自个儿三天的错处去外带露珠般的泪水儿,那时,宁芳还不定要费多少的心思才能把她斗乐了。

        哎,我容易嘛!这幼稚所统共就这么俩人,却已经让我疲于奔命,以后——再不要靠近十五岁以下的孩子!

        第二十四章腊月,皇后是这样练成的

        宁芳最近非常很忙!

        近了腊月,宁芳总觉得自己就像被上了发条的《胡桃匣子》里的卫士,不,更像是年月里赶场子的戏班子,不要说好好坐下吃顿舒心的饭菜,就连晚上早早入睡的肖想也难以达成。

        祭天,祭神,拜宗,拜庙……那是力气活。早出晚归那是客气,十二月的夜天十一点起床,半夜一点集合,二点出了午门,五点前就要见到天坛。天坛长什么样?谁知道——茫茫黑色里只能听到风声,见到一串串的人影。鬼火见过没?老版聊斋里的那种,不要说离了三五里的人见到会是什么感觉,只宁芳深处其中伴着鬼哭(旷野里的风声)狼嚎(怕是真的有)。三步九叩加风雪飘摇半天你还有兴致欣赏天坛的人,那一定——不是人。

        原来,古人有那么多的信仰,那么崇敬的心,宁芳缩在炕上打着颤,唯一对古人的形容只有一个字——强!!!

        行封、受礼、排庆、接见命妇……那是赶场活。

        敬事房总管太监哈代的那张肥脸,宁芳是天天见。有时候宁芳就在想,皇帝真不是好做的,就算是种马,也是这世上最强最让人哈大着嘴的种马。一月二十八天左右(阴历是如此),侍寝簿是天天红色。宁芳就不明白了,她这里如果还好混,那其他嫔妃那里呢?真的是只上床不运动?这样——那些嫔妃能乐意了去?难怪后宫的女主子们各个都想把董鄂氏吃了去,这不是人前不幸、人后不性的双不幸人生?一个两个也就罢了,现在眼瞄了去怎么也得十几二十,这一堆不幸的女人对着一个幸福的女人,那心里能平衡吗?

        不怎么想看哈代总管那张笑脸,宁芳接过本子竖在面前。

        果然,那上面写着某日某时于某宫,皇后侍寝,某时某刻止云云。

        接过素心递上的印章卡上,宁芳连再动一动的心思也没有。

        素心接了本子递还给哈总管,哈总管见永寿宫的大宫女素心小心地扶着全身看似连手指都不能动的皇后躺下,自觉地出了门去。

        腊月二十八夜。许久没趴永寿宫门的三阿哥下了钱粮(就是宫里各宫关门)前就闪进了来。

        腊月时已经下了四五场雪。素心正在外榻上给主子缝制兽皮筒子,就像一身风雪的三阿哥夹雪进了门,忙起身随着三阿哥身边的小太监顺子替小主子除了衣帽、沏了茶、打了热水蕴蕴脚。

        堂堂的大清国三阿哥怎么着身边也得跟着几个婢子并奶嬷子。可三阿哥到好,听了皇后主子那么一番“女人堆里长大能成什么气候?”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歪论,硬是每次进了永寿宫的门就只领了个小太监侍侯着。

        其实,宁芳并不是要改造这位皇帝,真的不是的!她只是嘴快,见不得一个小p娃能领了七、八个娇美的十七、八的小妹替他脱衣去裤,连不红气不喘,还能伸了脚下丫子让人跪着替他除了袜子,于是低咕了几句。

        得,宁芳知这小孩也懒得听她唠叨,于是每回来都只带了那么一只瘦小的生物向自己做着无言的抗议,于是见不得他那短胳膊短腿同长衣繁扣斗争的自己只好替了他的奶嬷做了他的临时保姆。

        其实,这完全是宁芳同情心加母爱泛滥,根本不是人家三阿哥同他抗议。不过,自从大清朝的国母真的行了替他脱扣除衣的举动,三阿哥是真的再不带那些宫女婢仆们来了,因为用不上,她们再顺手,也没他皇额娘让他见了舒服。渐渐的,在乾西五所三阿哥的院里,三阿哥也不怎么待见那些围着他忙活的婢女们了。再渐渐的,随着三阿哥一天天长大,也不知什么时候起,自己尽穿起衣袍,连贴身太监最近身的活也给无情地剥夺了。

        于是,无形中,无意识里,岁月间,潜移默化,宁芳改变了我们伟大的康熙大帝的一个生活小习惯,却美了宁芳的后半辈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帝后耕耘记 第21章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