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2 / 3)

+A -A

        这顿早膳,注定改变许多人的思量和命运,叫每个人都如拴了线的人偶般逃不出入戏的人生。

        第一百三十五章妃嫔(上)

        玄烨不放心把宁芳一个人独留在一堆女人之中,可前朝兵报却不得不离开。

        太皇太后一个早上的话虽是忽升忽降,有一点宁芳心里却是明白的,老太太什么都是以大清和皇孙为主的,而对自己也不是没有喜爱的。所以并不是太担心。

        早膳积着,太皇太后有些倦了,便打发了皇子们去读书,妃嫔们各自回宫。扶着宁芳的手步入慈宁花园消消积食。

        九月已是深秋,园子里只有些松柏仍留绿色。吉云楼与宝相楼仍是相对,只是楼中的丽人却早已不知何处。

        二人身边并未有近随。太皇太后见了宁芳飘忽的神情便有心往吉云楼前。

        楼上本已填平的一米见方的树坛子里此刻却立着一棵依稀熟悉的枝腾,宁芳看来,不由放开手近前去仔细打量了半刻,回身疑惑地看着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观着不高的树顶道:“与皇家有关的女子,少有能幸福的。你一直在外可能不知,早两年额父孙延龄义归大清被吴三桂之孙斩杀,四贞被吴三桂认作‘义女’便过起了吃斋念佛的日子,却仍是未保有独子啊——哎——从那年福临一怒砍倒此树到如今,已是多少个春秋了?”

        宁芳并不知道,她很少去记那年岁。

        “吉云、宝相,都是最吉利的词儿。可住在其中的人却并不一定能有个吉利儿。”太皇太后拉了宁芳在树围砌得砖墩上坐下。此时,日头正好,洒在树梢使人半沐天光半遮影,斑斓间就如永远流动的年岁般泛着迷茫的诱惑。

        一老一少长时间都没有言语,仿佛是落入了岁月的泥流里起起浮浮。

        “当我已经老去……当玄烨也要开始老去,也许——才真的发觉,什么都没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各有欢颜来得实在。”太皇太后拍了拍掌间宁芳的手背,正有那焦黄的叶子飘飘荡荡间坠下树来,“叶落归根……叶落归根……”

        太皇太后真得乏了,宁芳便回到慈仁宫。可能是受老太太情绪的影响,情志虽有些晕沉却睡不着间,便有内侍来禀后妃们聚来请安。

        宁芳愁苦着刚刚换下的宫装把头又得费力重装上,不怎么乐意地起了身子。

        乾清宫的副总管顾问行前些日子调入慈仁宫,他向来话说,不说话时你永远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此时他上了前回道:“主子不必为他人刻意如此,自来,大象无形,后宫之中,并无什么人是需要主子费神的。”

        观着面前还是高瘦无表情的顾问行,宁芳愣愣地眨了半天的眼睛,一笑而过重新退回榻上,瞅着身上的衣服虽不庄重却还严实:“那让她们进来吧,我就在这见好了。”

        原本谈不上尚可的心情此时在顾总管那“大象无形”的四字影响下突轻快起来,瞅着进室的帷帘竟找回了当初喜迎小三初纳妻妾的心情。

        来人不若早膳慈宁宫的规模,却仍是十七八人站满了一室。宁芳的心情虽是不错,可看了这么些个美人挺挺立在你近边,还各个都是小三的“女人”,就是再好的心情也止不住在心里几遍十几遍的把那小三咒骂了个够。

        美女们行过了礼,可内殿不比外殿有那么多的椅子可以分配。宁芳瞅了瞅,没见到早先那大肚的女子,便也无所谓了,道了一声“你们坐吧”,便把谁坐谁立的问题丢给她们自己,自己歪在西式的宫廷的椅子上自播着桔子吃。

        室内一时安静,只可听到皇太后嚼桔子“咕嚓咕嚓”之声。好半晌宁芳察觉出异样,才抬起头,正对上那个有些英气的女子亦睁着大眼直视着她。

        “这是宜嫔郭络罗氏。”

        宜嫔顺着顾总管的声音再次行礼:“郭络罗氏给皇太后请安,太后安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帝后耕耘记 第127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