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2)

+A -A

        书名:摇到一只大灰狼

        作者:小涂涂

        文案

        轻度抑郁乖乖女失足约炮被大灰狼吃干抹净后继续吃干抹净

        在最灰暗的时候遇到你

        你像一道光引领我走出阴暗颓废

        你像一道光似乎在身边却遥不可及

        本文前面甜宠,中间曲折,结局,有部分不和谐情节,11

        求撒花求收藏求评论~~~打滚~~~

        内容标签:都市情缘春风一度豪门世家

        、>
涂小图得了抑郁症。

        若是让其他人知道涂小图得了抑郁症,一定会大笑三声,然后说,药不能停。在旁人眼里,涂小图没有任何得抑郁症的理由,她一直都是众人眼中的佼佼者,有什么理由悲观厌世呀。

        每一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宿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涂小图没有,因为她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涂小图玩游戏,聊,爱学习,不爱完成作业,但是回回考试都是年级前十。涂小图高考考上了全国名校,名校毕业又顺利申请到了美国名校的全额奖学金读博。在旁人的眼中,以涂小图的水平拿下博士学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旦顶上了洋博士的光环,不管以后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利坚,前途都是一片大好。

        旁人眼中唯一可能担心的问题就是,学历太高,变成剩女。这其实是杞人忧天。涂小图长的好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收情书,初一收到第一束玫瑰,被涂小图丢进了路旁的垃圾桶。各种明恋的、暗恋的,涂小图也不知道有多少。不过涂小图也不是无情无欲的神仙,她喜欢初中班上的一个男生,那个男生碰巧也喜欢她。两个人断断续续从初中纠缠到大学毕业涂小图出国,在涂小图踏上美利坚土地的半年之后,终于因为太平洋的阻隔而分手。

        有人或许会说,失恋是导致涂小图抑郁的根源。涂小图更愿意把根源归结于她所学的专业,22世纪的朝阳产业,生物科学。等等,那句广为流传的话不是“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么,你写错了吧。其实不然,在广大苦逼生物搬砖工的眼里,生物科学的基础研究要想转化为现实应用,还是等到22世纪吧。

        当年一句“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不知祸害了多少高分学子报了生物专业。涂小图选择专业时完全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至于他们有没有被这句口号蛊惑就不得而知了。涂小图真心热爱的是文学,可惜涂爸爸身为中文系教授,却坚决反对女儿学文。而涂妈妈希望女儿将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可是涂小图想到医学人体解剖课就不寒而栗。在折衷之下,涂小图稀里糊涂的进入了生物学专业,开始了坑爹的搬砖生涯。

        虽然学生物的孩子并不都是苦逼的:有人在上大学前就对生物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有人早早认识到不喜欢而转了专业,但是还有人就是涂小图这样,不觉的喜欢,也不觉得讨厌。当四年的大学在上课玩手机、考前背书、实验室打酱油、一场恋爱和许多场眼泪中悄然逝去时,涂小图迷茫了。

        作为伪学霸,涂小图走的一直是“学术路线”,再加上涂爸爸一直灌输给她要多读书、不着急进入社会的理念,涂小图没有实习经历,也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心理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涂小图以“给自己和科研一个机会”为理由说服自己申请了美国的博士学位。最终,纽约一所名校录取了涂小图。涂小图以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和一纸令人羡慕的录取通知,成为学弟学妹们眼中的大牛,卷起铺盖,告别了7月炎热的校园。

        曾有学长劝过涂小图,读博士是一条漫长而寂寞的荆棘路,没有对学术的热爱很难坚持下来。那时涂小图抱着纯真的理想主义情怀,认为青春的大好时光,就要做一些像科研这样虚无的事情,探索未知的世界。倘若在这样的年纪就开始为生计奔波、蝇营狗苟,一生庸庸碌碌,死前必会充满遗憾。

        然而,涂小图所有的豪情壮志,都在拿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烟消云散。每当想起自己真的要奔赴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在实验室的白炽灯下,在一排排试剂中穿梭,同小白鼠为伍时,涂小图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每当听到叔叔阿姨的赞美,听到“博士”,涂小图的内心就有无数头草泥马狂奔而过。更别提当有些人酸溜溜的说“要是读五年找不到男朋友怎么办”时,涂小图只想发足狂奔。

        涂小图开始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流泪。涂爸爸和涂妈妈只当涂小图是舍不得离开家,虽然他们望女成凤,却极其疼爱涂小图,在家时都不放心她一个人出去旅游,又何尝放心让掌上明珠去那语言文化都不一样的地方。然而,涂爸爸和涂妈妈觉得为了女儿的将来,必须要狠心锻炼她。于是无论涂小图如何哭闹,甚至在烈日下离家出走(最后自己又默默地回了家),在那一年的8月,涂小图还是在首都国际机场,挥泪告别了亲人和故土。

        既来之则安之一直是涂小图自我安慰的口号。美国清新的自然环境、纽约包容多样的文化背景,曾短暂的治愈了刚下飞机的涂小图。涂小图生在一个北方二线城市,她记得幼年时尚能看到满天星斗,随着她的长大,越来越浓重的雾霾笼罩在人们头顶,晴天和阴天都没了分别。而在美国,明媚到刺目的阳光,蓝到像油画的天空,让她觉得,这里至少不坏。

        安逸是短暂的。很快,开学之后课程和实验室就给了她沉重一击。作为伪学霸,涂小图的学习能力不容置疑,可是她很快发现,跟她的同学,乃至实验室的同事相比,她缺少一项重要的品质,那就是对科研无怨无悔的热爱。她的美国同学们大都是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深刻认识到自己对科研的热爱才选择研究生院读研。相反,中国来的留学生,很少能讲出自己对学术的热忱。在实验室里,负责带涂小图的法国博士后谈起学术时明亮的双眼,更是让她自惭形秽。

        涂小图在实验室努力地工作着,因为完美主义倾向迫使她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可是渐渐的,老板和法国博士后还是发现涂小图缺乏。涂小图从来不去听任何学术报告,因为她没兴趣。事实上,在那群科学家热烈的讨论中,涂小图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在实验室每周一次的组会上,涂小图很少发言,因为她觉得这些都没有意义。是啊,到底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呢,涂小图觉得自己的人生,开始变得灰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摇到一只大灰狼 第1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