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沐渝站在楼梯口,看着那个率先离去的纤细背影,眼里眸一闪,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抬脚向楼下走去。
晚饭时,因为苏老爷子的热情挽留,唐家的祖孙俩留在了苏家吃晚饭。席间连个老头不顾两个小辈的反对,硬是要喝酒。最后还是在苏品言的连哄带骗下才每人喝了两小杯就打住了。
这边两个老的说的热闹,可两个小的之间的气氛就显得有些沉闷了。苏品言除了一开始为了哄骗两个老人家少喝酒而说了几句话之外,就几乎全程低头吃饭,一句话都没有再说了。
也亏了唐沐渝好修养,就算这样他也不失贵公子的风度,全程微笑,并不时给苏品言夹菜盛汤,搞的苏品言倒好像成了客人,一顿饭吃的食不知味,坐如针毡。
看着唐沐渝细心的照顾苏品言用餐,而苏品言全程则害羞的低着头,两个老头在饭桌上挤眉弄眼的差点没乐开了花。
而唐沐渝却知道,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可他却没有点破,看了眼对面有些心不在焉的苏品言,心想让他们误会也好。
苏品言要是知道自己坐如针毡看在人家眼里却成了害羞含情还指不定怎么郁闷呢。
最后,好不容易饭也吃完了,茶也喝过了,在送唐家祖孙出门后,苏品言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真累啊。。。。。。
而她不知道的是,她终于送走瘟神的表情却被唐沐渝看在了眼里,看着后视镜里的女子,唐沐渝露出沉思的表情,然后,他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我要苏品言这三年来的全部资料,嗯,最慢三天我要看到详细资料。”说完唐沐渝挂断了电话。
坐在后座的老爷子闻言,抬了抬眼皮,看了孙子一眼,然后又仿似睡着一般的闭上了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苏苏开始了她人生的新阶段
俺们真正意义上的男主正是出场了哦。。。。。。
其实两个俺都蛮喜欢的
求包养
、覆水难收
苏品言所在的这个社区在市中心;面积不算大;社区常住居民:1942户;5098人,常住流动人口1593人。居委会连她在内一共有7个人;其中有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剩下4人为一般工作人员。除了苏品言和去年刚分来的大学生刘秀秀之外,其它几个人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了。
要说居委会虽说行政级别不高,可要管的事还真不少。大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社区居委会的贯彻实施,人大代表的选举,计划生育,小到邻里、夫妻之间的纠纷,杀虫灭鼠;等种种日常生活中你能想到的或想不到的所有大事小情它都得管。
苏品言平时在社区里主要负责社区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的工作。
就像现在,“小苏,你说说,这合理吗?啊,你说我来北城都十多年了,在这里有老公有孩子,有车子有房子,结果每年还要办理暂住证,和着我在这里有家有业的却只能算在这暂住。。。。。。”
苏品言看着对面这个口沫横飞的女人,她的家庭就是这个城市里典型的半边户。她本身不是北城人,可他嫁的丈夫,生的孩子都是北城人,而她自己也早就以北城人自居了。所以到了每年办暂住证的时候,她的情绪就特别激动,上述的这些话,苏品言来了几年,就听了几年了。
“呵呵,大姐您别激动,这不是国家政策就是这样的吗,您看您这马上也就要熬出头了不是。”苏品言趁她换气的空挡,赶紧把开好的证明递给对方,然后出言安慰道。
女人拿着证明又说了几句,才蹬着高跟鞋愤愤不平的走了。这时办公室里的人才松了一口气。居委会里的工作人员基本都被她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听她倒上述的苦水无数回。
“虽说这女人的话确实多了点吧,可她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可国家这样规定的,咱也没辙啊。”看她出去了,40多岁的负责社区老龄工作的孙有眉孙大姐说了一句。
苏品言笑笑,想想她地话也对,好多人在这个城市有家有业的却还要每年去办理暂住证,确实挺伤感情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