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 / 3)

+A -A

        两个冬瓜百十来斤。余英红倒是挑得动,肩膀也扛得住。但方瑞当然不会让老妈来挑了。三十几个大冬瓜,一次挑四个,几趟下来还是轻松搞定。

        “小瑞啊,这么多冬瓜南瓜,你给邻里送些去吧,这瓜那么大个,就不要整个整个的送,切开来一筒一筒地送吧……待会吃过中饭,下午咱们挖红薯去。”老妈看着屋子里一地的大冬瓜大南瓜,喜笑颜开地说道。

        “嗯,挖了红薯回来,刚好烤红薯吃。”方瑞笑着应道。

        “烤红薯啊,哇,我喜欢!”红薯老扁可没少跟方瑞一起去山里烤,而且瑞子那家伙烤出来的那味道,还挺香挺不错的哦,不过自己烤的嘛……听到方瑞说要烤红薯,老扁口水直流,边上其他的几位也是大感兴趣。

        “你们两个啊,都这么大个人了,还那么好玩又好吃……好了,挖完红薯后,我做些红薯片,比你们烤的红薯可好吃多了。”余英红笑说着,去了厨房捣弄午餐去了。

        众人纷纷欢呼,又有好吃的喽!

        方瑞就拿了把菜刀过来,开始切瓜。方瑞一共分切了十几个冬瓜南瓜,每一块切成约两三斤的样子,然后带上掏出来的冬瓜南瓜仔,用箩筐分两次挑着,挨家挨户送上门去了。

        村民们当然早就知道方瑞家种出了超级大冬瓜南瓜,也早就想一尝究竟,看看这大瓜的味道是不是跟它们的个头一样的让人惊喜。不过村民更想弄些冬瓜仔南瓜仔,明年自个也种一块巨无霸瓜地出来。

        村民们可不是张顺意那样的专家,能辨别出这些瓜只是普通的品种,村民们认为这瓜能长这么大个,肯定是因为品种的原因,即使瓜藤瓜叶与他们自己种的南瓜冬瓜藤叶是一样的,他们仍然这样认为。

        村民们得到方瑞送上门来的瓜肉与瓜仔,个个都是乐呵呵的。这让方瑞有些惭愧,离开绿色未来,这些瓜仔还不就是普通的瓜仔,结出来的还会是普通的冬瓜南瓜……方瑞倒是想看到小台儿村遍地大冬瓜大南瓜的景象,只是,以现在空间的面积,肯定是不成的了。

        …………………………

        稻谷收完,紧挨着就红薯收获。

        红薯在农民的心目中,地位仅次于稻谷。

        遥想当年解放军痛揍小狗日的与反动派时,它可是大功臣来着。有人说解放军打天下靠的是小米加步枪,确切地说来,应该是红薯加小米加步枪。

        以前的红薯可真是当饭来吃的。

        方瑞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村里还有很多人家吃薯米子饭。

        这薯米子饭是这样弄的,红薯挖回来后,洗干净,皮削不削都无所谓,然后将红薯堆放在一个大木盆里,挥舞着菜刀一顿乱剁,直到把红薯剁成一颗颗一粒粒,然后像晒稻谷一样洒在坪里晾晒干,再放仓里贮存起来。

        煮薯米子饭是红薯颗粒拌着大米在一起煮的。故而称之为薯米子饭。至于红薯与大米的比例,这是要看家庭情况来的,富庶些的。大米放多些,穷苦些的就放少些,穷得叮噹响的,直接全部是红薯。

        从上述中你可以判断出。这薯米子饭肯定不好吃。

        本身红薯煮熟了是蛮好吃的,但红薯颗粒可不等同于红薯,红薯颗粒可是干巴巴的一点水份都没有,用锅煮熟后的薯米子黑糊糊的,煮久一些好好嚼些。煮的时长若是不够,那真的是味同嚼蜡,当然这也是看拌米比例的多寡的,米拌多些,味道自然就要好。

        不过不管薯米子饭味道如何,营养还是顶呱呱的。

        薯米子饭以前在乡村人家的餐桌上,尤其是偏僻山区人家的桌子上,是主角的存在。但随着地主被打趴下。农田土地分配到农民手中。再随着水稻的产量渐渐增高,红薯的身影也逐渐在餐桌上淡去。

        薯米子饭基本上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红薯并没有离开饭锅,乡村人家的饭锅中,永远都给红薯留了一席之地。在白花花的大米饭中,拌上两个红薯。薯香饭香相得益彰,那味道可比普通的白米饭要好。

        而且红薯也可以用来做菜。红薯煮汤在乡村人家的餐桌上可是挺受欢迎的,还有红薯更可以用来制作正宗的薯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异界风流 第151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