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名声远扬后世,不用自己的知慧,干出伟大的业绩,不行。
而干出的伟大的业绩,又应是独特的。不然,这流芳百世,恐难以实现。就是干出独特甚至是非常独特的,人们也不一定会记住而让你流芳百世,何况你是真正平庸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应该是干出伟大业绩的人了吧?一年一个,也该有百多位了吧?
按理讲,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讲,都应是耳有所闻的了吧?未必。
那天上班以后,我和同事们先聊足球,国内的甲、甲b,欧洲的几大联赛。然后,又聊了时兴,bp;大家不吱声。他们或没听说过这个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大诗人。
李冰是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他想了半天才道,叶芝,是不是曼联队花大价钱才购买的巴西光头球星?
孔子说,众人讨厌他,必须亲自对他进行观察;众人喜欢他,也必须亲自对他进行观察(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有时,你不相信,但是确确实实又是这样,真理在少数人手里,在一个人手里。
有一个人向组织部提出申请,到乡镇去工作,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从上往下走,是提拨,由科员提为副科级。这人各方面不错。于是,组织部的人就到他的单位上考核他。
他的头,部长说,这个人在钱上过不了关,凡是他经手过的钱,地都要高几寸。
副部长说,这个人见了漂亮女人,好像马上要得羊角疯一样。
另一个副部长说,有才能,因此骂人的本事很大,我秦朝的祖先的屁股,都被他干过了。
办公室主任说,他10点钟才从自家的床上起来,你说他什么时间上班?
组织部问最后一个科长。科长说,上次电脑中一个重要部件突然被偷换了。我们都不懂最脑,只有他最懂,不知是谁干的。
按理讲,众人如此说,这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好人了。
最后,组织部的人提拨了他。因为事后组织部的人才得知,是这个人举报了部长、副部长们、办公室主任一伙的贪污行为;科长是告密后才被部长提拨起来的人才。
你想,从这窝黑老鸹的嘴中,只会吐出一股黑水,怎会吐出一泓纯净的清泉?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收益。不如开卷学习(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思考像什么?我以为像机枪里的子弹。只有这些子弹射出去,猎物才会纷纷到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