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 / 2)

+A -A

        ,选择解甲隐居的道路,从此在金三角这座小山村一住就是将近半世纪。李将军再次踏上家乡的红土地已经是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他以华侨身份回乡祭亲,临沧政府和人民以友好态度欢迎远方游子归来。李将军没有加入外籍,他始终坚持自己是个中国人。

        七十九岁的李将军个子不高,满头白发,耳不聋眼不花,依然像军人一样腰板挺直,他的儿女分别在台湾和美国定居。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台湾或者美国?他回答人老了,还是在山里安静。

        我向老人提出一个萦绕心头的疑问:据说蒋介石怀疑李弥谋反,把他软禁在台湾,李弥真有这个意图吗?

        李将军叹道:李主席在劫难逃啊。如果他要谋反,依当时他在金三角的声望和实力,台湾是鞭长莫及的。可是即使他有这个反骨,下面的将军敢吗?柳元麟、李国辉,还有多数纵队司令,恐怕都不会跟他走。

        我说,是台湾找的借口吗?

        李将军摇头说:也不全是吧。多半是美国人在其中捣的鬼。你们年轻,不知道美国人干了多少坏事,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吧。

        我再次目瞪口呆。在我后来的采访中,我不止一次听到这些前国民党将领对美国人的深刻揭露,他们对于美帝国主义的仇恨远甚于我这个大陆新生代,所以我想,这大约是一种历史真实,还原历史真实很有必要,提醒我们认识帝国主义的丑恶本质。

        李将军是个豁达和开通的老人,对于我的提问,他不仅以自身经历和回忆一一作答,还让我参观一些珍藏的历史照片。我几乎屏住呼吸,因为我看见一组真实的历史画面,一队活生生的军人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向我走来,走进五十年后一个大陆作家的历史书卷里……

        (从台湾来的李弥接见了李国辉、谭忠等人,责令他们交出指挥权,然后就到曼谷遥控金三角的复兴部队。李国辉从此淡出历史舞台,李弥开始大权独揽。)

        (反共救国军成立当月,指挥部收到台湾国防部发出的密电指示:“大总统示谕,着你部全力反攻云南,先攻取一地或者数地,使共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相机占领昆明,光复云南乃至西南诸省。反攻计划尽快电告国防部……”云云。

        3月,一场代号为“火炬”的大反攻拉开序幕。)

        第八章“反攻云南!”

        (1951年初李弥率军进攻云南。

        李弥并非真相信自己这点儿部队可以反攻云南,他不过是通过进攻与台湾讨价还价。果然,当台湾空投了一个标准军(三万人)的美式装备后,李弥就下令主力撤退。)

        第九章掸邦风云

        (李弥整顿的云南反共救国军实力大增。为了建立金三角王国,李弥以武力威慑当地土司,令他们俯首称臣。

        国民党残军势力越来越大,缅甸政府非常不安,于是精心策划了“旱季风暴”。政府军倾巢出动,并以重金雇来原英属印度国际军团参战,其兵力超过国民党残军数倍以上。

        战争再次爆发。)

        第十章“旱季风暴”

        &>
关于将近五十年前这场发生在金三角的大规模战争,双方投入兵力总数接近十万人,这是迄今为止整个金三角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场激战,可谓惊天地动鬼神。战争主战场在勐萨以西的拉牛山口,我曾亲临此地考察战役全过程,采访各方人士。我得出一个结论是,这场战争造就了一个全盛的国民党金三角帝国,同时也直接导致这个帝国的没落。

        对于独立仅数年的南亚小国缅甸来说,国民党残军日益成为国内局势动荡不宁的根源。一位历史学家吴貌貌在报纸上撰文呼吁:“汉人军队已经严重威胁缅甸的国家独立和自由精神,并有重新引发国内战争和分裂的危险……他们占领了大半个掸邦(金三角),征收税赋,参与走私鸦片、贩卖军火武器等等。他们的头子是李弥将军。有种种迹象表明,某个西方大国在暗地里支持他的行动。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我要指出的是,汉人军队的存在不仅使缅甸主权受到侵害,而且鼓动了那些从事分裂的民族主义分子向国家权威挑战。”

        一本伦敦出版的外交杂志披露说:“缅甸政府默认国民党军队在其领土的存在并经常骚扰邻国边境,这种暧昧态度激怒了北京共产党政府。北京政府多次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敦促仰光政府采取强硬立场,驱逐国民党军队直至完全解决中缅边境安全问题……”

        我认为西方观察家的判断并不准确。仰光政府是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作为友好邻邦,国民党残军把金三角作为反攻大陆的军事基地是不能被容忍的。问题在于,仰光政府决不是不想把侵略者赶走,以保持领土的统一和完整,而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

        国家问题,归根结底是实力问题。实力不如人,正义也好,谴责也好,游行示威也好,统统不管用。第一次围剿国民党残军,本该趁他们立足未稳,一举将其歼灭或者驱逐,没想到却大败而归。仰光政府痛下决心,拨巨款购买武器,增加飞机数量,加强政府军作战训练,针对国民党残军有备而战。

        李弥在金三角大肆招兵买马,修建机场,缴税纳粮,以及反攻大陆的种种活动引起仰光政府严重不安。他们担心国民党残军羽翼丰满,将金三角变成国中之国,那时候谁也奈何他们不得。有最新情报称,李弥派人到处煽动少数民族头领叛乱,联合对抗政府。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国中之国就是一个火药桶,必将引爆一连串危机。

        国民党残军一再窜犯边境,北京政府决不会坐视不管,一旦解放军越境清剿,吃亏的自然还是缅甸人。三百多年前,满清军队追击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从云南追进缅甸就不走,这个历史教训使缅甸人牢记了几百年。大国打仗,小国遭殃。所以与其让别人来打,不如自己动手摘除这个心腹大患。

        (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国民党残军经过浴血奋战,再一次打垮缅甸政府军及其招聘的精锐雇佣军,巩固了自己的地盘。

        战争后,后来举世闻名的大毒枭坤沙崭露头角,从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流浪金三角 第14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