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 / 4)

+A -A

        通过五天的号召,差不多所有的科学家都到达了地球议会的中央科研基地内,其中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比如审判日的根源王宝林,以及人工智能之父许俊辉。

        王宝林是想重新爬回权利阶层,许俊辉则是为了所谓的赎罪,想要为人类谋福祉。

        然而遗憾的是,许俊辉因为积劳成疾以及心生愧疚等原因在到达科研基地的第五天突发急症去世了,享年51岁。

        这件事着实令杨建可惜了一下,毕竟许俊辉的才能他是知道的。

        当然,也就是感到可惜罢了。

        第六十三章出发

        因为有现成的科技资料做为参考,中央科研基地只用了三个月便实现了冷聚变技术(更安全环保的能源方式,也更容易控制),并且因为这个世界的材料问题,所以能源更强,也更安全。

        同年八月份根据杨建的要求将这项技术与量子通信技术结合一起应用到了航天飞船上。

        由此,地球上第一艘真正意义的可以实现恒星际航行的宇宙飞船诞生了(恒星际航行就是能任意的航行在一个恒星系统内,例如太阳系,不是登月计划的那种,那种太近了,不算,要实现恒星际航行必须解决能源问题以及通信问题,然后才是航速)。

        这艘飞船在中央科研基地里众多科学家那满怀期待的目光中于九月份在地球成功发射,并完美实现了来回各一次的地月往返计划。

        世界历2064年年初,月面基地计划通过地球议会审查,并于2月份正式开始实施。

        世界历2065年,第一个月面基地诞生,该基地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合金制造,可以完美的适应月球上的极端环境,让人类在其中工作,虽然这个基地并没有人类,全是机器工作,而且也就那么蛋大点的地方。

        这个月面基地的成功建造揭开了地球文明步入宇宙大殖民时代的序幕。

        ……

        100年后,也就是世界历2165年,此时的地球文明人口已经扩张到了100亿。

        经过长时间的民族融合,如今的地球文明已经没有种族之分,整个地球统一的人类种族,文化上也实现了完全统一(汉文化)。

        不过也由于太过安逸统一的生活引发了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在加上经过杨建授意的那条政令以及民族深度融合后的种族感情,导致了所有人类都只能居住在亚洲,或者说都只愿意居住在亚洲,于是,人地矛盾的问题爆发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球议会出台了一项政策,即星际移民。

        这项政策经过了数十年的沉淀,如今已经成为了地球文明的主流型政策,并且因为这几十年里科技上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可以说如今的太阳系,除了太阳以外已经没有什么没被人类征服的星球了。

        如今除了那些曾经为了追寻自由而不顾危险的人(其实这时候地球的辐射尘已经差不多了,基本没威胁了,只是人们惯性思维再加上那些老一辈人身上的疾病,所以还是认为危险,只有那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才知道其实地球已经不可怕了)还在地球以外,全人类都已经分散居住到了那些安全先进的殖民星上的太空城里了。

        而地球也渐渐成了大家心中的下等人所在地。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吾名天网 第35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