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大嫂是个认真负责的人,她没想到村子里会出这样的事,脸上布满歉意。她不停地向采萍道歉,说这些姆姆、大嫂都是红军烈属,八大姆的六个儿子、三个小叔、四个侄子全部牺牲在战场上。
江采萍的泪本已止住,听到这儿忽然哽咽出声,一方面为自己的工作不被理解,另一方面确实替这些烈属难受。她们失去了至爱,苏维埃政府虽说制定了许多优待红属的条件和办法,但这些工作要靠具体的人去做,每个村的条件不一样,干部作风也不一样,工作中难免有疏漏,这样的事情多了,烈属们心里有些怨气也是自然的,但像她们这样公然责骂、殴打红军,她还没遇到过,一时之下感情上难以接受。
钟大嫂看出了她的委屈,举起手让江采萍看她皮肤上一丛丛、汪着血水的指甲印。
“八大姆家的所有男丁全部牺牲了,现在她们是一门九寡。当初是我动员她们家人参军的,她们恨不得吃了我,喏,你看。”
电子站
红翻天第二十一章(4)
她又撩起脸颊上的头发,上面赫然印着一圈齿印。这些齿印已经结了疤痕,比正常的皮肤微凹,估计是被人咬去了一圈肉。
“这是八大姆咬的,我不怪她,她们家的牺牲太大了。我老公和两个小叔也在部队上,两个小叔已经光荣了。我老公负过三次伤,现在瞎了一只眼,但他不肯回乡,说死也要死在队伍上,我也支持他上前线。”
钟大嫂平静地叙述着,像在很平淡地拉家常。这时八大姆她们围着刘观音嘶声喊叫着,村苏维埃的钟主席带着几个村干部匆匆赶到了。
钟主席是个60多岁的老人,身体瘦弱,以前担任过赤卫队长,打过仗,一条腿受了伤,走起路来一拖一拖的。他在村里蛮有威信,妇女们见到他赶忙拥上前去,七嘴八舌地诉说着:八大姆边说边哭。钟主席先是静静地听,接着狠狠地责骂了大家一通,妇人们惶惑了,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瞅着,谁也不说话。
“你们还呆头鹅一样站着?还不赶快向红军同志赔礼道歉!”
钟主席此言一出,妇娘人们惶惑中夹杂着羞愧,你推我搡地不肯开口,最后还是最先动手的八大姆颤巍巍地走到江采萍面前。她支吾着,正要张口,江采萍一把拉住了她的手,将脸贴在她粗糙如松树皮的掌心上,热泪聚成了湖。
“八大姆,您全家是苏维埃政府的功臣,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要向您全家学习,为革命做出更大奉献。”
江采萍的这一举动,出乎八大姆的意料。她看着掌上江采萍流下的泪水,忽然抱头蹲在地下大哭。
刘观音不为所动,依旧回到墙根下刮她的老墙土。刮满一畚箕后,她轻松地拎到了八大姆脚下。
“姆姆你莫哭,刮了这点子土,村里不会有人倒灶的。我们那边的祠堂全挖光了,也没见哪个得病。你这里还好,房子都在,我老家那个村子被白狗子杀绝了,我们全家就剩了我一个。白狗子现在不让我们吃盐,我们只有熬硝盐,把身体吃好才能打赢他们!来,起来,莫哭了。”
刘观音不晓得八大姆的家世,以为她只是为了这些老墙土而哭。八大姆不理她,哭了一忽儿,山豹似的朝钟大嫂猛扑过去,口里哇里哇啦地责骂她。刘观音弄明白原委后,一把拉住八大姆的手臂,严肃地道:
“八大姆,你再这样蛮不讲理,你家人在九泉下面也要臊红脸的!本来你是红属,是光荣户,这样子处处拖后腿算什么?你不是给他们抹黑吗?干革命哪能没有牺牲?我们队长的老公和崽全被白狗子杀了!”
刘观音不顾江采萍的劝阻,一口气将小强的故事讲了出来。江采萍浑身颤抖着,在场的群众无不唏嘘落泪。八大姆怔怔地看了会儿江采萍,颤巍巍地扑过去,搂着她大哭起来。钟主席给她俩取来了面帕,和悦地说:“江同志,眼下不是哭的时候,该过去看看那个细妹。”
他这一提醒,江采萍和八大姆齐齐止住了哭。八大姆抽答着向江采萍道了歉,又领着十几个妇女回住处向周春霞、青秧赔礼。
刘观音已挖了几担老墙土,但还是太少了,她才没那么多顾忌呢,拉开嗓门,大声地让钟主席带队去别的地方寻找。妇女们对此虽有些异议,却不再阻拦,几个年轻的还被钟主席叫去帮忙,到天黑时,刘观音她们搭灶架锅,开始教大家熬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