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 / 2)

+A -A

        交流中心赚钱的路数跟很多有着政府背景的协会一样,一是打着主管部门的旗号发起各种活动,评奖呀交流呀前几年很泛滥成灾,后来政府下文控制后有所收敛。不过如今则以什么高峰论坛的形式改头换面再度登场。另外的一招就是成立理事会,成员们按不同等级每年交十万二十万年费,企业得以借助这个平台认识政界、商界的重要关系,并和权力资源建立相应的联系。

        听了半天,我才搞明白汽车厂老板的意思是民营资本造汽车不容易,希望得到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也想通过媒体塑造良好的国产汽车品牌形象。重要的是他提到自己的公司每年有几千万的广告预算,希望拿出几百万来赞助一些有社会影响的大活动。

        有钱能使磨推鬼,我看见在座的人眼神都亮起来,纷纷出主意,有的夸奖汽车老板有眼光有魄力有品位,有的献策说跟希望工程、烛光工程什么的联手树立公益形象,或者设立个环保基金在内蒙沙漠搞绿化,我看见庄姐一边听着一边暗中观察汽车老板的反应,同时回头瞥我一眼,我知道她希望我能够站出来拿个提案把老板震住,我点点头,一边在大脑中高速运转着各种念头。在汽车老板否决大家一个个主意认为都是别人搞过的没甚新意时,庄姐终于按捺不住转头对我说:“小杨,你这个大才子来出出主意吧。”

        “任何有影响的大活动首先必须和当下的社会主题相吻合,也就是我们要摸准中南海的脉,然后依势而动才能出手不凡,”

        我看见汽车老板两眼发亮,接着往下发挥,“大家注意政治局常委们最近讲话中提到最多的词是什么吗?”

        看见大家都在屏气聆听,我顿了一顿接受往下说:“一是和谐社会,一是自主创新。和谐社会跟生活治安、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下岗工人请愿、法轮功闹事相关,是政府层面管的事情,我们大家伙儿想管也插不上手哦,”

        我听见会议室里漾起一阵低笑。“那么我们就拿自主创新好好做回文章,民族品牌汽车自然是自主创新的先锋,我们得先举起这杆大旗,先办个中国自主创新汽车品牌成果汇展,地点有三个选择,上选是中南海,这个展就是给最高领导人看的,程序到位胡总罗政界和媒体的重量级人马。”

        在一片掌声中,我及时收住。接下来就该他们丰富和完善操作方案,座中都是此道中一点就透的好手,不必我再劳动心神。果然大家马上就在计划如何罗列发起单位、支持媒体,如何设置收参展费标准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

        我忽然想起赵本山的小品来,这个农民出身的艺人最高明之处就是把江湖草民的生存之术和主流社会的行为方式用讽刺小品关联起来,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忽悠”一词的全国普及,在春晚的舞台上本山忽悠范伟,央视忽悠观众,在这个浮夸的社会里下级用忽悠上级,地方忽悠中央,商人忽悠买主,男人女人互相忽悠,所以中国成为世界上最热闹的发展中国家。

        散会的时候,汽车老板特意过来和我攀谈,他冲庄姐呵呵一笑:“您的麾下还真是藏龙卧虎呀!”

        庄姐也满脸喜悦地回应说:“杨尘是可我们中心的特别策划顾问噢”我也不好做什么解释,在一旁讪讪无语。

        值得一提的是走出会议室时,那个圆脸清秀姑娘追过来和我交换名片,嘴里说“杨老师,今后有机会多想您请教噢”我看了一眼名片,李聪,北京青年报专题部,随手便把名片塞到牛仔裤兜里,顺便问了句“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吧?”

        “您记忆真好,我是人大新闻系的,我们刘老师是您同学吧,又一次我们的校友活动您也参加了。”

        怪不得看着脸熟,原来又一茬青葱女学子投入了社会大熔炉中哦。

        上部(8)

        老傅突然来电话问我最近能不能去趟上海,我说倒是闲着呢,不过得看干啥去和跟谁去了。他说要我陪的小蜜去采访一个地产老板,对方答应拍出一笔钱来让自己上一下经济新闻联播。我说你也放心把你的小傍家发给我呀,老傅呵呵一乐,“我知道你这家伙是绝不会沾朋友妻的,再何况她也不合你的口味。”

        知我者,老傅也。

        我开上车先到梅地亚宾馆接上央视小蜜还有她带的一个摄像记者,到机场后把车停到地下三层的过夜车场,然后等上国航飞上海的班机。

        要是自己出门旅行,我是不会选择国航的,很多空乘都算得上是大嫂了,尽管化了妆眼角还是掩不住细细的鱼尾纹。相比较之下,南航和海航的空姐美女居多,整个旅途春光旖旎令人惬意。

        一路睡觉,飞机到上海虹桥机场降落时,小蜜才把我叫醒来。上海的房地产老板派的别克公务舱把我们接到市区,途中小蜜告诉我是要在一个关于房地产市场观察的专题中让上海老板露露脸,我的任务是帮她想好报道角度,避免因为商业嫌疑被领导审查时砍掉。

        汽车在高架桥上行驶,无数的高楼大厦从眼前掠过。前些年因为上海人进京主政,所以这座城市一时间风头盖过了首都。北京如果不是拿下2008年奥运会,恐怕就会在经济上被上海拉下一截子。不过我在这个有着十里洋场的大都会怎么也找不着感觉,这里的男男女女生活得精致讲究,但和他们相处就不想在北京可以放开抡,彼此那么随意玩笑调侃却互相能够心领神会。

        上海老板在一个私家花园式的餐馆请我们吃饭,不出我的所料这是一个彬彬有礼,衣着考究还专门吹了油亮发型的中年绅士。席间大家先闲扯了一些场面上的客套话,接着就上了正题安排拍摄行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北京诱惑 第3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