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的杨雨婷也是唏嘘不止。
事实上,这也是袁朗内心里的真实想法。
袁朗给韩晓燕留下了十万块做装修的钱,杨雨婷又从他们队里找来不少警员家属,虽然是来做服务员,说出去不好听,但一个月三千块的工资那是实打实的,也是有不少人愿意来做的。
第三天,袁朗就接到韩晓燕的电话,说可以带厨师过来了。
袁朗从“好味道”找来俩厨师,开着车把他们带到了人才市场,入目就见原本一片狼藉的店铺现在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袁朗感慨道:“晓燕,不错啊!这才三天就装修好了?”
韩晓燕嘿嘿笑了起来,略带羞涩的说:“其实饭店装修起来简单,又不是什么高档饭店,贴贴墙纸瓷砖,把桌椅板凳买好,再捣鼓下厨房就行了!”
说起来轻松,事实上不止韩晓燕,她妈王嫂这几天也一直是白天黑夜都待在店铺里,韩玉林的逝去让这两个女人心里都有些空荡荡的,现在这小饭馆一出来,倒是成了她们精神上的寄托,而人一旦有寄托,就会变的狂热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小饭馆会装修的如此之快的原因。
在一串两千响的鞭炮声中,“真知味快餐店”开业了,进门左手边就是一个吧台,点餐、结账什么的都是从这里,大厅里是类似之类洋快餐的桌椅摆设,看上去清清爽爽的挺舒服。
小店里没有什么大菜,就是卖盖浇饭、盒饭,了不起加点小炒菜,几瓶啤酒之类的,不过一般求职者不会来吃这些,除非是求职成功的。
第一天袁朗让韩晓燕准备了一千人份的餐点。
结果他还是低估了这个地方的市场,依托着人才市场,还没过12点呢,一千份就销售一空。
结果硬是要从“好味道”开来一辆送餐车,又送来了三千份快餐,才满足了基本的需求。
这一下子就是四千份快餐卖出去。
韩晓燕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她掰着手指给她妈算账:“去掉房租水电,一份快餐毛利就有两块钱,三千份就是六千块!这生意不错吧?”
王嫂也开心的笑了起来,相比家里死气沉沉的氛围,她也更喜欢这里,这桌要加瓶啤酒,那桌要加菜,忙忙碌碌的,倒是觉得心里很踏实,不像老韩刚走时那么空荡荡的了。
卖饭只是其中一项收入,前两天快餐店还是去超市里买酒水到店里卖呢,不赚钱,就是拼个人气。
结果第三天,就有人拿着名片上门说是某品牌啤酒公司的,来谈合作,说是免费给店里提供一台冰箱,然后送酒给店里,当时还不要给钱,月结!
对厂家来说,占领了一线渠道,比什么都重要,自己的品牌进去了,别的啤酒品牌自然就进不来,相对来说,月结倒不算什么。
接下来又有饮料厂家找上门。
这些做一线市场营销的也是不容易,就好像苍蝇一般,哪里有美味,就会飞到哪里,赚点辛苦钱。
光是酒水饮料,一个月就有十好几万的营收,别的不说,只存银行里吃一个月的利息也有好几百块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